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警惕非理性海外並購的金融風險

2017-07-19 09:17: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徐佳航   責編:許煬

  近段時間以來,市場對某些大規模進行海外並購的民營企業關注較多。一批大型項目,因為涉及相關企業債務風險和融資能力的問題,市場已給出了警示信號。應當看到,中國企業為應對産業升級,進行跨境並購和對外投資無可厚非,但不能脫離理性投資、防範風險的基本原則。海外並購應當以做大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為基本導向,同時應防範對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和外匯管理制度可能造成的衝擊。

  近幾年來,中國企業的跨境並購規模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企業出境並購高達1800筆,總金額超過4.6萬億元,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教訓,也有還在進行之中的談判。從已經完成和過戶的情況看,總金額超過1萬億元。中國企業海外並購涉及的行業涵蓋了航空、農産品、技術産品經銷商、工業機械、電影與娛樂、石油天然氣勘探與生産、多領域控股、應用軟體、綜合類行業、多元化銀行等眾多行業。

  早在2010年,中國的製造業産值規模就已居於世界首位,到2015年中國的工業産值已是美國和日本之和。客觀上看,現階段中國在大量行業尤其是工業製造業,已到了必須在全球範圍內通過並購來獲取新技術、新市場的階段,也必須通過這種外延式的並購來提升自身在全球産業鏈中的價值,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和資源整合能力。這是當前中國企業跨境並購高發的最主要原因。

  但也應當看到,在近年來勢頭迅猛的海外並購中,最後被證明成功整合的案例並不多,很多中國企業並購中歷經艱難,在付出種種代價之後,最後完成的並購整合效果並不如意。在實際運行中,一些中國企業在海外並購時基礎工作不到位,並購項目之前沒有進行充分謀劃與論證;一些企業進行的海外並購標的估值過高;還有一些中國企業在房地産、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被質疑存在非理性海外投資行為,給市場帶來較大疑慮。

  更值得關注的是,非理性的海外投資並購不僅給相關企業帶來風險,也可能給中國的金融體系注入風險,甚至衝擊外匯管理制度。20世紀80年代日本大規模海外並購的經驗和教訓表明,非理性的海外並購一旦經營不善、整合不成功,就會導致鉅額的虧損,給企業帶來沉重的包袱。這一財務和經營風險會進一步蔓延至為這些海外並購進行融資安排的境內金融機構。現階段,一些中國企業集團大量運用多種融資方式,進行高杠桿收購,尤其值得警惕。從另一個角度看,大量外匯儲備的流出,也可能對中國現有的外匯管理制度造成衝擊,從而影響到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近日閉幕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應當明確,中國企業進行海外投資和並購,凡是有利於做大做優做強主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就應當予以支持;凡是非理性、無序投資,大搞高杠桿收購的,就必須警惕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嚴加防範。吸取國內外教訓,理性進行海外並購和投資,于企業本身,于中國經濟,都大有裨益。(作者 吳黎華)

分享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