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關創新服務解決進出口企業信貸難
2018-01-26 16:17:21  |  來源:國際商報  |  編輯:許煬

  近日,全國首個海關信用評估系統在廈門啟動,海關通關記錄成為企業申請貸款及其他用途的資信證明。令人欣喜的是,加大通關數據挖掘力度,強化海關互聯網化與數字化建設的創新服務和應用,以實際行動助推全面開放的做法,不只在一地海關出現。

  記者了解到,面向中小企業和總部型企業,北京海關也創新推出了“銀關融”增信擔保等新型擔保模式,有效解決不同類型企業信貸難題。

  通關記錄成資信證明

  日前,全國首個通關數據應用平臺“關數e”(企業信用評估系統)在廈門啟動。海關通關記錄成為企業申請貸款及其他用途的資信證明。這樣的“華麗轉身”不僅有利於進一步挖掘通關數據價值,而且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介紹,“關數e”平臺通過對企業歷史通關數據的運算、分析,實現對企業信用的“精準畫像”,為銀行等金融機構開展企業信用評估等提供精準直觀的指標參考。企業無須其他資産證明,無抵押、免擔保、免保證金等,即可憑海關通關信用評分獲得銀行信用額度。目前,平臺最高的授信額度為人民幣200萬元。

  廈門海關關長吳海平表示,“關數e”平臺的推出,是大數據應用在企業進出口貿易和金融服務方面的一次創新,可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因信用評價難,而導致金融機構“不敢貸”“不願貸”等問題。同時也將大大提高海關通關記錄的含金量,有效激勵進出口企業合法守信經營。

  格蘭閣(廈門)國際酒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酒類進口業務的中小型企業,為應對年末歲初的銷售高峰,企業往往需要提前儲備大量的貨物。“提前備貨可能需要三四個月甚至半年時間,資金佔用壓力很大。”該公司財務總監傅建揚説。了解到廈門海關推出的“關數e”後,傅建揚立即提出申請。憑藉在海關繳納關稅等歷史數據形成的“海關納稅信用”,企業成功獲得銀行200萬元的信用額度,無須提供抵押、擔保、保證金等,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

  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廈門分中心主任陳偉東也表示,“關數e”緊貼企業需求,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將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積極支持廈門海關及相關第三方機構,把廈門海關的這一創新成果推廣到全國,讓中小微進出口企業都可以享受到海關的改革創新紅利。

  創新通關擔保業務模式

  針對中小企業在辦理匯總徵稅擔保、通關稅款類擔保業務中遇到的向銀行申請信貸額度難、融資成本高、手續週期長等難題,北京海關聯合銀行、擔保公司推出“銀關融”新型擔保模式。

  在該模式下,企業向銀行申請保函時無需再提供高額保證金,改為擔保公司以其授信為企業向銀行增信,既可以有效化解銀行擔保風險,又可以簡化保函申請手續,尤其對於在銀行授信額度較低甚至不能取得授信的中小微企業,具有重大幫扶意義。此外,該模式下如遇企業欠稅情形,海關將直接向銀行索償,不受擔保公司資金風險影響,稅收安全具備充分保障。

  去年11月,北京海關首份“銀關融”增信擔保保函備案成功,由擔保公司為北京縱坐標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增信後向建設銀行申請1000萬元保函用於匯總徵稅業務,節省企業銀行保證金900萬元,辦理週期縮短至7個工作日,大幅降低企業負擔,提高企業通關速度。

  奧凱航空有限公司在北京海關此次創新擔保中也受益頗多,總裁李宗淩表示,公司每年都需要為飛機通關開具關稅保函,通常所需金額約8000萬元,企業實際需要向銀行提供保證金6000余萬元,資金壓力巨大。使用北京海關“銀關融”保函模式後,該公司經擔保公司增信後,向中國建設銀行申請關稅保函需要繳存保證金的比例降至10%,大大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降低經營成本。

  據介紹,2017年北京海關共受理“銀關融”增信擔保保函15份,合計擔保金額7009萬元,累計為企業減少資金佔壓4556萬元,直接節約資金成本約300萬元。(作者: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