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巨大機遇。數據顯示,2017年,通過中國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的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跨境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正在中國蓬勃興起。
跨境電商是當今互聯網時代發展最為迅速的貿易方式,中國已經闖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境電商發展之路。
作為探索跨境電商發展之路的前沿陣地,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夯實基礎設施、完善管理政策、健全風險防控,為中國跨境電商發展鋪平道路,為外貿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
成都是1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之一。隨著試驗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成都市跨境電商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2017年,成都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超過50億元,與2016年同期相比增長約117%,成為提振外貿的新動能。“蓉歐快鐵、中亞班列從這裡發車,這是成都跨境電商産業園選址青白江區最重要的原因。”成都市青白江區商務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陳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據介紹,成都跨境電商産業園覆蓋了成都集裝箱中心站、成都鐵路口岸、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集中了國際物流、貨運代理、倉儲、網絡行銷等服務商,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相結合的方式,提供包括進口商品直供、出口商品推廣、外貿業務代理等服務,幫助中國企業全球直採直供,真正實現國際貿易零門檻。目前,成都口岸已具備開展全品類跨境電商業務條件。
陳偉表示,成都市跨境電商産業園的佈局對跨境電商産業起到了培育和引領作用,極大地推動了四川乃至西部的外貿發展水準邁上新臺階。
成都市商務委主任郭啟舟指出,成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和“向西開放”的前沿城市,未來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互聯互通跨境電商貿易網絡,搭建海外倉儲物流配送網及海外跨境電商項目合作圈,大力培育跨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新外貿新製造新服務,構建全球優質跨境電商生態圈。
建立健全政策體系
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推動下,青島市跨境電商發展也實現了躍升。根據青島市商務局公佈的數據,2017年,青島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242.76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02.3%,交易規模在全國13個綜合試驗區中位列第五。
青島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策體系的建設與完善。青島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青島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培育適合跨境電商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比如,2017年,青島海關開通了“夕發朝至”的中韓定期班輪,開闢直購進口業務新通道,平均壓縮運輸成本50%以上。山東檢驗檢疫局對跨境電商貨物實施“審單放行”監管新模式。國稅部門“放寬準入、規範管理”,優先給予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企業較高的資信評級,增強了平臺企業競爭力。
該負責人指出,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引領下,青島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跨境電商發展政策體系,培育了一批新興企業,形成了一批産業聚集區,對推動傳統外貿和生産企業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作用。
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何曉睿日前表示,近兩年來,為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建設發展,海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適用於綜合試驗區的便利措施,包括通關無紙化、簡化申報、清單核發、允許批量轉關、創新退換貨流程等。在綜合試驗區內,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貨物會更快地到達消費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