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投資為中東歐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經濟日報  2018-06-08 10:00:39

  中國駐奧地利使館與維也納國際經濟比較研究所日前在維也納外交學院共同舉辦“中奧在中東歐地區三方合作研討會”,併發布了中國駐奧地利使館委託維也納國際經濟比較研究所完成的《“一帶一路”倡議對中東歐及奧地利的經濟意義研究報告》。與會專家認為,中國投資符合中東歐國家發展需要,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中奧在中東歐地區開展三方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發展潛力巨大。

  通過梳理、比較與分析中奧與中東歐16國在基礎建設、貿易、投資、金融和通信等領域的合作,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投資不僅符合中東歐國家發展需要,更有助於降低運輸成本、促進對外貿易、盤活國內經濟、挖掘區域內及跨區域合作潛力,為該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奧地利在中東歐地區投資起步早、存量大、佔比高,在金融服務和通信等産業具有優勢。奧中在中東歐地區開展三方合作,有利於形成産業、資金、技術與經驗優勢互補,雙方應推動鐵路運輸線路現代化、簽訂促進投資與貿易便利化協議、商討建立西巴爾幹投資銀行等。

  研討會上,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與“16+1合作”“中奧在中東歐地區三方合作”等話題,來自中國、奧地利、波蘭等國的百名政府部門代表、經濟企業家人士、專家學者展開了深入研討。

  中國駐奧地利大使李曉駟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不斷推進,中奧合作呈現出超越雙邊範疇的重要機遇,前景十分廣闊,希望雙方抓住機遇,加強交流,積極探討實施雙邊或多邊合作項目,不斷充實中奧友好戰略夥伴關係內涵,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中國外交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大使表示,“16+1合作”是中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奧地利重視並積極參與“16+1合作”,以實際行動詮釋了“16+1合作”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相信奧方繼續深入參與“16+1合作”框架下三方與多方合作,必將為提升雙邊關係及務實合作注入新動能,併為豐富中歐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作出新貢獻。

  近年來,中歐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進展迅速,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前會長、前駐德國大使梅兆榮表示,合作共贏是中歐關係的主流,雙方應正確處理和管控好分歧,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原則,站在戰略高度把中歐互利共贏的合作蛋糕做實做大,造福中歐人民,造福世界和平、發展與繁榮。

  奧經濟部對外政策司司長拉山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開展互利合作提供了平臺,有力對衝了貿易保護主義逆流。奧中在對外開放與自由貿易等方面觀點和立場相近,“一帶一路”多次成為兩國經貿聯委會討論的重點議題。奧鐵集團戰略産品經理科倫認為,開展交通運輸領域的合作有利於降低貿易成本、促進人員流動,歡迎中方積極參與寬軌鐵路延長線建設等項目。

  奧財政部長辦公室顧問佩紹爾表示,奧中合作大於競爭,雙方擁有不同背景,但可以成為好的合作夥伴。奧方歡迎世界一流的中國金融機構在奧落戶,並與奧銀行開展合作。奧合國際銀行中國業務主管羅善表示,奧合國際銀行在奧金融機構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投入最大、程度最深,願進一步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在中東歐地區中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中國企業近年來投資步伐加快,且擁有大量資金和資源優勢。奧聯邦商會遠東地區負責人史萬克非常看重這一點。他説,“一帶一路”倡議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功,體現了中國為促進全球化所作的積極努力。奧方視“一帶一路”為重要機遇,願發揮技術、經驗優勢,與中方結為合作夥伴。(記者 黃海順)

編輯:許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