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日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産品加徵關稅,這只是美近期頻頻加徵或考慮加徵關稅的舉動之一,企業界越來越擔心美國這種徵稅行為嚴重干擾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流。
在這340億美元産品清單中,有約200多億美元産品是在華外資企業生産的産品,其中,美國企業佔有相當比例。“美方措施本質上打擊的是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日前表示。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分析顯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將近三分之二商品來自外資參股企業,這可能讓美國針對中國的關稅舉措超出其打擊目標範圍。摩根士丹利也警告説,全球貿易可能因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受到嚴重破壞,因為三分之二的貿易商品與全球價值鏈相關聯。
從鋼鋁、汽車到其他各類商品,美國的保護主義大棒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憂心忡忡。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業內人士消息稱,寶馬、大眾、戴姆勒等德國三大車企高管日前共同面見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雷內爾,表示如果美國不對歐盟汽車加稅,他們可能聯合承諾保持對美投資水準不變。《金融時報》説,這一承諾實際上暗含一個威脅,即如果美國堅持對歐盟汽車加稅,三大車企可能撤走在美國的投資。據悉,德國車企在美國開設的工廠約300家,僱員近12萬人。
另一汽車巨頭沃爾沃汽車公司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投産的工廠日前落成,但沃爾沃總裁漢肯·塞繆爾森卻擔心愈演愈烈的國際貿易摩擦會讓新工廠效益難以達到預期。沃爾沃負責製造和物流管理的副總裁哈維爾·瓦雷拉介紹説,新工廠生産所需零件約一半由北美地區提供,另一半則來自歐洲、亞洲等地。工廠生産的汽車一半將由美國市場消化,另一半將銷售到全球各地。因此,新工廠從生産到銷售環節若要維持較低成本,都依賴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環境。
但是當下,開放的貿易體系遭遇挑戰,企業賴以生存的全球供應鏈遭到破壞。美國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迫使貿易夥伴反擊。美國向全世界開火的同時,也在傷及自身。
作為美國製造業代表的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公司日前表示,為躲避歐盟對美國的關稅報復,決定將部分生産從美國轉向海外工廠。基於同樣原因,美國另一家摩托車製造商北極星工業公司也表示,正考慮將一些生産線遷出美國。
影響甚至波及到了樂器製造行業。美國知名樂器製造商穆格日前在致客戶的郵件中説,特朗普政府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將“立即大幅增加樂器製造成本”,公司極有可能被迫裁員,甚至不得不將部分生産轉移到海外。
美國“奶酪之州”威斯康星州的奶酪産業也損失慘重。美國奶酪的最大出口市場墨西哥6月初對包括奶酪在內的美國進口商品開徵報復性關稅,同時增加對歐盟奶酪的進口。對此,美國奶製品出口協會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海梅·卡斯塔涅達説:“我們為意大利奶酪在墨西哥打開了市場。”(記者 俞懋峰 樊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