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秋冬第二場寒潮的到來,多地供電和供暖需求顯著增加,能源保供進入迎峰度冬關鍵期。記者了解到,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作為能源保障的“壓艙石”,今年煤炭供需緊張形勢得到有效扭轉。即將進行的2024年度煤炭中長期合同簽約彈性預計較2023年有所增加。
中國華電四川廣安公司生産現場,運行人員密切關注著機組的參數變化。入冬以來,這裡6台機組陸續啟動,保持滿負荷發電狀態,“火力全開”投入電熱保供工作。
今年10月1日至11月19日,中國華電供熱面積已突破8億平方米,居民採暖供熱量5241萬吉焦,進入11月以來,供熱量同比增長超11%。
確保機組頂峰發電時發得出、頂得上,煤炭的平穩有序供應至關重要。“在繼續發揮自産煤保障支撐作用的同時,我們統籌考慮今冬明春用煤需求,強化長協煤履約兌現,週密做好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確保歲末年初電煤供應穩定。”中國華電有關負責人表示。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2024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將於12月5日至8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開,新一年度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和産運需銜接仍將是重頭戲。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張宏表示,通過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建立和完善了包括中長期合同在內的一系列制度,並且搭建了全國煤炭交易會這一平臺,讓更多企業在此實現市場化對接,共同維護市場平衡,為煤炭保供穩價、維護長期供需平衡發揮了支撐作用。
“2021年的市場現貨價格出現短期波動後,近兩年來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現貨價格基本上在900元/噸左右波動,電煤長協合同價格穩定在700元/噸左右。煤炭市場運行越來越平穩,這很大程度取決於煤炭保供政策的大力實施。”張宏説。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秘書長趙建國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進一步解釋説,雖然今年國內原煤産量只增長了3%左右,但保障了全國煤炭穩定供給,煤炭供需已經從緊張變為平衡,形勢得到有效扭轉。受此影響,2024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的要求有一些調整和變化。例如,2023年要求電力企業中長協簽約全覆蓋甚至105%覆蓋,2024年這一比例恢復至80%-100%,對耗煤增量的限制相對放鬆,簽約彈性較2023年增加。
“目前各大企業正在積極推進煤炭産需銜接以及下一步的運力配置,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將保證能源保供基本盤的穩定,為經濟的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趙建國説。
煤炭進口量的大幅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國內煤炭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生産原煤38.3億噸,同比增長3.1%。進口煤炭3.8億噸,同比增長66.8%。
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的信息顯示,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煤炭生産供應平穩有序,運輸得到有力保障,全國統調電廠存煤超過2億噸、可用33天,處於歷史最高水準;天然氣資源準備較為充足,各類儲氣設施入冬前應儲盡儲,天然氣合同實現全覆蓋,供應能力穩步提升。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建議,12月作為迎峰度冬的關鍵月份,需做好全月採購節奏規劃,保持入廠煤量穩定,確保電煤庫存繼續保持高位水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