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ISSB準則2024年生效 對中國ESG建設有哪些影響?
2023-11-29 17:21:3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韓東林

  近些年來,ESG已成為國際共識,推動ESG規範發展是大勢所趨。由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正式發佈的《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可持續相關財務信息一般披露要求》(IFRS S1)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2號——氣候相關披露》(IFRS S2)兩項標準,將於2024年1月1日之後的年度報告期生效,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就在ISSB準則發佈前一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等權威機構部門,發佈了《年度ESG行動報告》。該報告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經濟外部性理論和利益相關方理論,構建環境、社會、治理“三位一體”ESG評價模型,並參考國際國內ESG標準指引,對標明晟(MSCI)、富時羅素(FTSE Russell)、中證、國證等國內外評級機構的ESG評價體系,構建接軌國際、符合國情的ESG評價指標體系。

  《年度ESG行動報告》與ISSB準則相繼出臺,對中國企業ESG信息披露和中國ESG評價體系的建構有哪些影響?

  中國企業ESG信息披露率逐年走高 打造中國特色ESG實踐榜樣力量

  當前,由於ESG信息範圍廣闊,且國際市場上ESG信息披露標準多種多樣,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企業信息披露的側重點各不相同,影響了ESG信息的可比性。IFRS基金會北京辦公室主任兼ISSB主席特別顧問張政偉表示,ISSB的誕生和受到廣泛認可的主要原因,一是呼聲高,當前國際上ESG信息披露標準繁多,客觀上需要有一個準則來代表國際可持續信息披露的“最大公約數”;二是授權高,ISSB 的母體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The IFRS Foundation),IFRS基金會設立的ISSB得到了包括二十國集團(G20)、七國集團(G7)、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金融穩定理事會(FSB)以及來自40多個司法管轄區的中央銀行行長的支持,獲得了很高的授權;三是出身好,在ISSB成立之前,已經有五大機構即世界經濟論壇(WEF)、金融穩定理事會(FSB)、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可持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國際綜合報告委員會(IIRC),一起向尚未正式成立的ISSB提供了可持續信息披露準則的藍本。

  在ISSB標準發佈之前,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就于2018年6月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首次提到關於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問題。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科技創新局、社會責任局,指導推動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主動適應、引領國際規則標準制定,並於5月發佈《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品質工作方案》,要求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力爭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相關政策的出臺有利於引導國內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敦促其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修課”。截至2023年9月末,央企上市公司ESG相關報告披露率達82.27%,較2018年增長25.02個百分點,披露率創歷史新高。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重點活動,總臺繼《年度ESG行動報告》之後,又陸續發佈了《科技創新ESG行動報告》《粵港澳大灣區ESG行動報告》《金融業ESG行動報告》《“一帶一路”ESG行動報告》《年度ESG卓越實踐報告》等不同維度的主題報告,圍繞“3060”雙碳目標、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生態紅線、環保督察等環境議題,扶貧濟困、鄉村振興等社會議題對中國企業在ESG領域裏的最佳實踐進行總結宣傳,以榜樣的力量引導中國企業提升ESG建設水準。

  ESG信息披露標準需結合國情 構建中國特色ESG評價體系十分必要

  中國作為ISSB五方轄區工作組之一,全面參與國際可持續披露準則的制定,為IFRS S1和IFRS S2的出臺貢獻了中國智慧。

  對於中國而言,積極推動可持續信息披露,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體現。

  中國社科院教授、責任雲研究院創始院長鐘宏武指出,長期以來國外ESG評級機構對中國上市企業ESG評級系統性偏低,但實際上,中國優秀上市公司ESG發展水準與全球大企業基本相當。

  因此,近年來呼籲建立新的評價標準、注入新的理念,加快構建、完善既對標國際、又符合中國國情的ESG評價體系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去年,時任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黨組成員陳文輝就公開講到,與金融監管標準相比,ESG評價標準對資本流向的導向性更強,對實體經濟和産業發展的影響力更大,未來一定是大國博弈的重要工具。只有先建立起中國自己的ESG評價標準,並帶動國內ESG投資取得較大的發展,才能在制定ESG全球標準上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在此背景下,“中國ESG(企業社會責任)發佈”項目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內外標準為指引,對標國內外主流ESG評級體系,建立了一套權威、客觀、科學、接軌國際、符合國情的ESG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包括3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127個三級指標的通用指標體系。其中,63.78%的指標接軌國際,92.13%的指標與國內相關標準契合。形成了基於可持續發展理論、經濟外部性理論和利益相關方理論,構建環境、社會、治理“三位一體”ESG評價模型。

  鐘宏武透露,在該指標體系中,在S部分(社會部分)專設了一個二級板塊,列了10個具體的中國特色的議題,包括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創造就業、區域協調建設、新型工業化建設、創新驅動、現代産業體系建設、應對公共危機、信息安全、公共服務等內容。

  在此標準體系下,《年度ESG行動報告》中顯示,855家中國優秀上市公司ESG發展水準與全球相當,35%處於領先水準;社會維度下,中國企業積極貢獻鄉村振興和公益慈善,民營企業表現亮眼。鐘宏武強調:“一定要傳播我們的實際情況,要讓國際了解、認可我們真實的ESG水準。”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全國工商聯標準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張曉剛也認為,中國制定ESG標準時,既要注重與國際接軌,也要結合中國特色。由於中國ESG起步較晚,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但同時,也要突出中國制度環境背景,在體現ESG價值理念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市場經濟發展進程和社會關切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ESG內容體系,為全球治理提供最好解決方案和智慧的有效路徑。(文/周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