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不斷提升綠色金融供給水準
2024-02-26 09:55:17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不斷提升綠色金融供給水準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國網衢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查看碳賬戶系統。  吳文濤攝

不斷提升綠色金融供給水準

中國工商銀行廣東分行支持建設的粵電織篢農場農業光伏綜合開發項目,年發電量超過3.8億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11.7萬噸。  廣東粵電陽西新能源有限公司供圖

  發展綠色金融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2016年8月,《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發佈,我國成為全球首個由政府推動併發布政策明確支持“綠色金融體系”建設的國家。2017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5省(區)選擇部分地方,建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重慶、甘肅蘭州新區等後續又獲批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目前,首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已完成5年試驗期,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取得了哪些實踐成果?記者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進行了採訪。

  金融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持,引導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粉碎、篩選、高溫壓制、冷卻、包裝……在衢州江山市江山華隆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廠房內,一條“變廢為寶”的生産線正在自動作業,每小時有10多噸木屑被製成生物質顆粒燃料。

  “生物質顆粒便於儲存、運輸,且燃燒性能好,産生熱值較高,碳排放、硫排放顯著降低。對工廠來説,燃燒生物質顆粒制熱有利於環保減排,同時改造鍋爐的成本也比較低,這一産品很受周邊企業歡迎。”公司負責人楊輝説。

  江山市現有100多家規上門業企業,去年全市門業(全屋定制)産業産值90.2億元。為推動木門産業綠色發展,近年來,當地著力解決木屑等廢料處理難題,發展生物質顆粒製造産業正是重要一招。楊輝對該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兩年前,他計劃加大投入大幹一番,向當地一家銀行申請綠色貸款。

  “公司所屬行業符合環保導向,企業經營狀況也不錯。聽説銀行碳賬戶貸款可根據企業環保情況提額度、降利率,沒成想願望落了空。”楊輝説。

  “根據企業碳賬戶信息,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評價結果為‘紅’,表示企業在同行業中能耗相對較高。按照相關貸款産品要求,不能享受貸款提額和利率優惠。”江山農商銀行工作人員當時這麼解釋。

  這次申請貸款的經歷,讓楊輝加深了對綠色低碳發展的認識:“産品本身‘綠色’還不夠,生産過程也得更加環保。在企業後續擴大投資、優化産線過程中,節能減排是重點方向。”2022年,企業引進了一批能效更高的生産設備,並提高排污處理能力。當年末,企業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強度評價結果由“紅”提升至“淺綠”,這成為低息貸款的“敲門磚”——後續申請貸款時,果然獲得了更高額度並享受了優惠利率。楊輝所在公司的原材料收購範圍擴大到農業廢料,帶動周邊農戶綠色生産、增加收入。

  “過去,處理油菜稈、油茶殼是個麻煩事。現在一部分用來還田,一部分作為燃料原料銷售,一年大概能增收20萬元。”江山市大橋鎮種糧大戶肖遠親説。

  “夜間生産、多用谷電;加強監測、減少污染……現在,企業越來越注重‘低碳’,自覺走綠色發展路子。”楊輝説,在綠色金融服務支持下,當地一批同類型的企業加快發展,形成木屑類工業固廢利用循環經濟特色産業集群,帶動上下游共同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在衢州市,綠色金融持續加快創新步伐,助力越來越多行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當地銀行積極支持傳統製造業信息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不斷提升對節能環保改造、新能源項目、廢品回收利用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浙江天蓬畜業有限公司以牲畜活體抵押方式獲得衢州市首筆“農業碳中和”項目貸款,用於建設“樓房牧場”。該公司運用智慧化養殖模式,將牲畜尿液、糞便等轉化成有機肥、電能,實現節能減排。

  “支持傳統産業綠色轉型是衢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重點。金融資源不僅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持,還有效發揮引導作用,助力綠色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衢州監管分局局長藍春鋒説。

  搭建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建好建強金融服務基礎設施,破解綠色金融發展痛點、難點,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近年來,碳賬戶這個概念逐步為人所知。碳賬戶什麼樣?記者在衢州市能源大數據中心得到了清晰答案。

  “碳賬戶是一款數據治理工具,是綠色金融重要的基礎設施,能夠對各類社會主體碳行為進行智慧監測、動態核算和科學評價,為政府精準治碳、企業節能降碳和個人綠色低碳生活提供數據支撐。例如,通過採集企業冷、熱、電、煤、氣等全品類能源數據,碳賬戶可以及時、準確反映該經營主體碳排放情況和節能減排效果。”國網(衢州)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技術部副主任周凱介紹,目前,衢州市碳賬戶體系已覆蓋工業、農業、能源、交通、建築等多個領域超過4000個法人主體、200多萬個人主體。

  周凱介紹,在推動企業節能降碳過程中,存在核算標準不統一、碳排放數據不準確、考核評價不科學等痛點。為此,碳賬戶體系實時、全面歸集企業能源消耗數據,並應用政務數據共享平臺,整合多部門數據資源,建立涵蓋集能耗數據、經濟數據、其他涉碳數據等的碳賬戶基礎數據倉。在此基礎上,創新企業碳排放強度貼標評價辦法,從行業先進性、區域貢獻度、主體努力性三個維度,將碳排放數據與産品産量、工業增加值、稅收等經濟數據進行有機融合、多維分析,賦予企業4色碳排放強度等級,實現企業碳評價精準畫像,並生成碳徵信報告。

  碳賬戶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創新?銀行在企業授權後可獲取企業碳徵信報告,根據不同碳排放等級配套差異化信貸政策;保險機構依託碳賬戶貼標,從體制、産品、服務三個維度開展創新,為經營主體提供精準服務。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衢州市碳賬戶貸款餘額762.84億元。

  “對銀行而言,如何高效、精準識別綠色金融服務對像是一個難點。碳賬戶建立後,讓經營主體節能減排行為有據可查,為銀行提供了重要量化參考,同時有效減輕銀行了解企業真實經營狀況的成本,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當地一家銀行相關負責人説。

  碳賬戶應用不斷延展。衢州市創新推出銀行“個人碳賬戶”,通過挖掘銀行賬戶系統綠色支付、綠色出行、綠色生活等大數據,從節約紙張、交通碳排、用水用電等維度折算個人低碳綠色行為節省的碳排放量,將個人碳減排量換算成個人碳賬戶積分,根據積分為客戶在授信額度、貸款利率、辦理流程等方面提供差異化優惠政策,並通過獎勵措施引導百姓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出門騎城市共享單車、水電氣費用線上支付……綠色生活方式可以積累碳積分,到銀行網點兌換生活用品。”在一家銀行網點的碳積分禮品兌換點,肖陽滿載而歸。

  從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情況看,搭建各類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建好建強包括碳賬戶在內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成為破解綠色金融發展痛點、難點,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抓手。

  甘肅蘭州新區推出“綠金通”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綠色項目認定評級、融資需求發佈以及銀企對接等提供一體化服務;貴州貴安新區建設綠色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綠色低碳新基建,打造金融基礎設施集聚地;廣東廣州市等地設立涉綠色經濟糾紛專業合議庭,優化綠色金融領域法律服務……此外,多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所在省份搭建綠色金融綜合項目庫和綠色投融資、污染防治專項基金等專項項目庫,助力解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賦能金融服務,實現綠色信息共享共建、銀企高效對接、政策精準匹配,有利於夯實綠色金融發展基礎。”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説。

  完善綠色金融組織體系、推動綠色專營機構建設,更精準有效提供差異化、多樣化服務,更好提升綠色金融供給水準

  走訪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記者觀察到,完善綠色金融組織體系、推動綠色專營機構建設,是各地推動綠色金融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環。

  綠色專營機構如何更好提供綠色金融服務?一款“工業光伏貸”産品推出的過程,體現出“專”的價值。

  近年來,浙江省不少廠房屋頂建起光伏板。這不僅能為企業提供清潔電力,有效降低用電成本,還能起到隔熱保溫作用,減少夏日製冷能耗。

  “在日常走訪企業的過程中,專營支行工作人員了解到,過去,房頂光伏項目多為專業光伏企業投資建設,供廠方有償使用。隨著這類項目應用推廣,一些用電量大的企業看到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有了自建光伏項目的打算。可不少企業主對光伏項目並不了解,加之前期資金投入較多,不知如何著手。”江山農商銀行經濟開發區綠色專營支行負責人陳相宏説,專營支行找到市場需求與痛點後,立即探索推出定制化服務。

  陳相宏説,通過向光伏從業者和專家等諮詢論證,經過多次討論,銀行認為貸款支持企業自建光伏電站可行。

  “一方面,銀行可以加強資源對接,幫助企業補上自建光伏電站技術短板;另一方面,從風控角度看,有意願自建光伏項目的企業往往資質好、實力強,企業光伏發電項目如建成投産,用電成本大幅降低,省下的電費是另一種形式的‘收入’,還款來源有保障。”陳相宏説,“工業光伏貸”應運而生,幫助不少企業實現了自建光伏電站的計劃。

  打造專營人才隊伍、為企業提供精準綠色金融服務,正是綠色專營機構的價值所在。此外,從多地綠色專營機構情況看,銀行總行往往對專營支行綠色貸款給予一定政策傾斜,如建立專屬審批通道、給予利率補助等,進一步激發綠色專營機構服務綠色發展的積極性。

  “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專營機構高品質發展,衢州市對綠色機構定期開展評估監測,對綠色特色分支機構實施標準化、動態化管理。”藍春鋒説,截至去年末,全市綠色機構綠色信貸佔各項貸款比例為53.3%,高於全市綠色信貸佔比20.67個百分點。

  放眼全國,多地在打造綠色金融事業部或專營機構方面積極探索。重慶市制定綠色金融組織體系建設指引等引領性政策制度,明確界定綠色專營機構業務標準、績效導向,推動重慶農商行、重慶銀行打造“赤道銀行”,以國際化標準搭建與赤道原則相適應的內部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蘭州新區建立多家綠色保險專營機構,有效豐富完善當地綠色保險供給,增加風險管理覆蓋面,降低環境事故風險。

  “打造專營機構、豐富機構類型,有利於更精準有效提供差異化、多樣化服務,更好提升綠色金融供給水準。”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説。

  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以綠色金融改革牽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1年,試驗區綠色信貸年均增長21.03%,高於試驗區全部貸款平均增幅5.59個百分點,試驗區建設取得預期成效。

  如何進一步促進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

  專家認為,從行業實踐看,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等顯示出一定交叉性,促進融合發展大有可為,未來應進一步發揮兩者相互支撐、相輔相成的協同效應。廣州市以綠色金融支持生豬養殖,實現“保險+期貨+銀行”項目落地,穩定生豬市場供應,構築價格波動防線;江西贛江新區推出柑橘“氣象+價格”保險,為保障果農綜合收益提供支持;貴州設立綠色産業扶貧投資基金,實現綠色産業基金與金融機構投貸聯動……一系列既普惠又綠色的金融服務有效支持農戶增産增收,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此外,藍春鋒認為,在服務新産業、新技術方面,可探索建立完善綠色金融與科技金融協同機制,促進綠色技術研發領域投融資對接。同時,專家建議可推動信貸、債券、保險、基金等不同品類綠色金融産品協同發展,進一步豐富供給,推動形成全方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良好態勢。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