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擴投資上項目 國企競速新興産業賽道
2024-05-09 11:29:46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田蜜

  擴大前瞻性戰略性産業投資、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靈活運用並購重組等多種方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近期,國務院國資委密集發聲,釋放出加大力度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信號,各中央企業、各地國企也積極擴投資上項目競速這一賽道,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呈現出蓬勃向上、多點突破的全新態勢。

  走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IGBT産業園,一個長達190米的清潔能源裝備展區映入眼簾,從風光儲氫到新能源汽車,從高分子複合材料到深海機器人,這些創新成果的背後是中國中車集團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雙賽道雙集群”産業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

  據介紹,中國中車集團研究制定加快佈局戰略性新興産業46條支持政策,完成相關科研立項118項,加入11個中央企業創新聯合體。2023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固定資産投資佔比57%,營收佔比達94.1%。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産業版圖,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是各國企業競爭的新賽道,也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主陣地。去年以來,中央企業産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産業啟航行動全面啟動,相關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關鍵領域加快佈局落子。

  知本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期間,中央企業在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投資規模由0.7萬億元增長至2.2萬億元,佔全部投資比重由13%提升至35%,年均複合增速超20%。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4%,高出全國水準5.9個百分點,這應該與中央企業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的帶動有關。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目標,到2025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收入佔比要達到35%,收入佔比要增加,投資要先行。

  下一步如何突破?國務院國資委黨委5月6日召開擴大會議,表示要加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佈局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4月28日國務院國資委通報中央企業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並組織簽訂2024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也強調要“擴大前瞻性戰略性産業投資”。

  眾多企業正在積極行動起來。近日國家電投首批200余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及“十四五”重大能源保供項目建設工作全面啟動,裝機規模超8000萬千瓦、投資總額超5000億元,其中清潔能源項目數量佔比超90%。國投匹配戰略重點加大資源投入,2023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完成投資佔集團總投資的58%,2024年這一佔比預計超六成。湖南省國資委制定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提出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營收佔比達到30%以上。

  “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央企的資金和技術研發優勢有助於降低風險,加速産業發展。”知本諮詢公司國企産權研究院院長常硯軍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運用多種手段集聚優勢資源。近期召開的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現場推進會釋放出明確的信號——要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協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要靈活運用並購重組、上市融資、産業協同、聯合攻關等方式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形勢緊迫的産業更多采取收購兼併等方式快速進入。

  記者注意到,由央企出資設立或參與投資的基金,在支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截至2024年3月底,國新基金累計投資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244個、金額超過900億元,佔總投資金額的近80%。中建材新材料基金總規模200億元,首期規模150億元,截至目前所投項目超過29個,投資金額近80億元。

  不過,在加大力度發展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部分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發展必經的“戰略虧損期”。國務院國資委表示,要對這些産業和相關基金,區分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實施差異化、長週期的考核評價和中長期激勵機制。

  常硯軍建議,國企競速新興産業賽道,要積極、有序、及時地做好梯次佈局。同時,充分發揮體制機制類改革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在主業認定、投資決策、創新要素集聚與體系構建、考核評價、容錯免責等方面進一步用足用好現有政策並勇於探索突破。(記者 王璐)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