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一號”從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離港啟運。張進剛攝(人民視覺)
5月12日淩晨5點多,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一個紅藍配色的“大碗”迎著晨光,離港啟運。此刻,幾公里外,我國最大的半潛工程船“新光華號”正“翹首以盼”,等待“大碗”的到來。
“大碗”名叫“海葵一號”,是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該裝置集原油生産、存儲、外輸等功能于一體,被網友們昵稱為“超級能源碗”,也是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油氣加工廠。
離港前,記者走進“大碗”,國之重器切實可感。
“碗”有多大?“‘碗口’直徑超90米,300人圍起來才能環抱一圈,最高處61米。主甲板面積相當於13個標準籃球場,總重約3.7萬噸,最大排水量10萬噸。”中國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號”加工設計經理陳品介紹。
“碗”裏有啥?“碗”內有41個獨立艙室,大小不一,功能各異,分別承擔壓載、儲油等不同任務。“碗”上共裝載電氣、動力等八大功能模組,集成713台關鍵設備,電纜總長可繞北京五環路5圈還多。
“碗”有多強?它的最大儲油量達6萬立方米,每天能處理近6000立方米原油,可供90萬輛小汽車使用。設計壽命30年,可連續運行15年不回塢。
以往,海上油氣加工廠多設計為船型結構。“海葵一號”為何設計為碗狀?“相較傳統的船型,圓筒結構鋼材用量少、整體穩定性好,能更好抵禦深水油氣開採所面臨的複雜海況。”中國海油海油工程流花油田總包項目經理舒偉介紹。
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因集成程度高、建造難度大,被譽為海洋工程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而圓筒型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則被業界看作是“明珠中的明珠”。
“圓筒型船體均為異形分段,各分段之間重量重心、安裝精度相互制約,建造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精度控制。”舒偉説,“90多米直徑的船體,合攏後主尺度公差必須控制在25毫米以內,僅有一枚1元硬幣的大小。”
創新採用高精度坐標控制網、三維模擬搭載等數字化先進技術,項目團隊搭建了精度“全覆蓋天網”系統,全天候、無死角對各分段進行實時位置監控,實現船體合攏一次就位成功率100%,精度控制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目前,“大碗”正運往位於南海的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將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海基二號”共同服役。
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開發項目副總經理張寧介紹,“圓筒型浮式生産儲卸油裝置+深水導管架平臺”的聯合開發模式,可大幅提高采收率,將油田生産壽命延長近30年,開發成本則降低近10億元,為我國深水油氣田經濟高效開發提供新選擇。
(劉偉參與采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