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國內深海採礦車海試首超4000米
2024-07-10 09:23:42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國內深海採礦車海試首超4000米

圖為“開拓二號”海試現場。上海交通大學供圖(新華社發)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製的深海重載作業採礦車工程樣機“開拓二號”著底4102.8米,成功取回深海多金屬結殼與結核,創下了我國深海採礦領域的6項紀錄,技術性能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

  大洋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等礦産資源,富含銅、鈷、鎳、錳等重要關鍵材料,應用價值極高。此次深海試驗,“開拓二號”在海底多金屬結殼與結核礦區,連續成功完成了5次下潛。

  無論是坡度達30多度的陡峭、崎嶇海山,還是由高粘性稀軟沉積物堆積的海底“灘塗”,“開拓二號”都能順利行進、爬坡和原地回轉。科研團隊研發了相關技術,採礦車可以自主感知採礦環境,能夠根據海底實際地形實時調整方向和狀態,適應海底複雜地形行走的需要。

  據介紹,“開拓二號”實現了國內同類研究的6項“突破”:首次實現深海重載作業採礦車布放作業水深突破4000米大關,並獲得了大量多金屬結殼、多金屬結核等深海礦産樣品;首創深海複雜海底地形高機動行進技術,實現各種複雜海底地形的安全、穩定行進;首創深海多礦類複合鑽採技術,實現對多金屬結殼、多金屬結核等不同類型礦石高效開採與收集;首創深水重載作業智慧精細控制技術,形成作業路徑智慧規劃、跟蹤與避障能力,實現深水釐米級精準定位;首創非金屬纜深海重載布放回收技術,實現4100米水深重載裝備布放回收,安全工作負載等指標位居國內前列;創新深海環境擾動監測評估技術,採礦車搭載了環境監測系統,對海底羽狀流生成擴散、水下作業噪聲等環境影響情況進行了全面監測與評估,為我國深海礦産資源勘探與綠色環保開採提供了珍貴的一手材料和數據。

  參加此次海試的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深海地質與礦産室副主任黃威表示,“開拓二號”連續5天在6級風、4級海況條件下作業,成功完成了多次、連續深海布放、海底作業與提升回收,裝備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檢驗。(記者 黃曉慧)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