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廣交會盡展中國製造新優勢
2024-10-24 17:16:35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廣交會盡展中國製造新優勢

採購商在第136屆廣交會展館了解新款摩托車。

經濟日報記者 祝君壁攝

  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線下展參展企業超3萬家,舉辦約400場新品發佈活動……連續舉辦136屆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再次以線上線下的空前規模,展示新産品、新技術、新業態。

  從廣交會上看,中國産品、中國品牌已經邁上了高品質發展的新臺階,中國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

  綠色智慧産品上新

  佈置展臺、接待境內外採購商、介紹産品、互加微信……記者在展館見到廣東大冶摩托車技術有限公司外貿銷售經理陳飛妍時,她正在向客商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缸發動機大排量摩托車。陳飛妍告訴記者,大冶摩托從2005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多年來積累了一批優質客戶,産品銷往71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每年會投入80%的利潤用於産品研發,每半年推出一批新品。這次公司帶來了14款産品參展。”

  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本屆廣交會展出新品數量達115萬件,數字化智慧産品比上屆增長3倍。在參展企業中,57.8%採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改造提升産業鏈。接連亮相的“黑科技”産品,呈現出智慧化、綠色化、數字化等特點趨勢,折射出我國外貿新亮點和不斷積累的新優勢。

  “公司第一個出口訂單就是從廣交會上獲得的,目前80%以上的出口訂單也來自於廣交會。”山西嘉世達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牛立群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擦窗機器人出口額同比增長150%,其中出口歐洲市場佔比45%以上。

  綠色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本屆廣交會首次在新能源展區增加氫能新題材,新設儲能産品專區,共吸引新能源參展企業110多家,豐富了綠色能源展示題材。”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肖露透露,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中,各類企業現場展示綠色低碳産品超過104萬件。智慧生活、工業機器人、智慧製造生産線等專區吸引企業近400家,展位超1500個,一批人形機器人、智慧設備、無人駕駛産品等首次亮相。

  全球供需“雙向奔赴”

  自創辦以來,廣交會朋友圈不斷擴增,為中外企業牽起一條貿易的紐帶、架起一座共贏的橋梁。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共有來自21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3萬名境外採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增長4.6%。不少參展企業反映,本期到會境外採購商採購目標明確,下單意願較強,體現出對中國供應商和中國産品的信賴。

  在展館,不少境外採購商“入鄉隨俗”亮起微信名片,以便抓住每一次商機。“我們急需購買與眾不同的新産品,如高端感應機器設備。”一名摩洛哥採購商説,廣交會上的中國機械設備種類多,安全環保且高效,“我們迫切期待與中國企業合作,擴大商業規模”。

  記者走進位於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産品展區的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只見工作人員在短時間內就接待了2批境外採購商。境外採購商對這家公司的交互智慧平板産品很感興趣。“這款會議平板具有4K超高清無線投屏、提筆即寫等功能,可以全面提升會議效率。”一位歐洲採購商當即下單。“今年我們邀約了50多家採購商前來廣交會參觀洽談,希望通過展會更深入了解市場和客戶需求,拓展産品海外銷路。”公司首席戰略資源官段宇説。

  在展會上,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依靠新産品、新技術斬獲新訂單、開拓新客源。同時,也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和品牌匯聚本屆廣交會進口展。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進口展第一期共吸引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213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電子家電、五金工具、機械設備等産品。

  當前,數字化已成為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孟岳表示,近年來,我國在貿易數字化領域加速推廣應用數字技術,賦能貿易鏈各環節。其中,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助力各類商品直達全球消費者。

  順應市場新趨勢,本屆廣交會優化跨境電商展示區,引入7個頭部跨境電商平臺和34家配套服務商,促進傳統貿易業態與外貿新業態融合互促,助力參展企業轉型。

  1小時直播、3000家海外客商觀看、近100個意向客戶對接——深圳市希之望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屆廣交會首次通過阿裡巴巴國際站直播,收穫遠超預期。“通過線下布展、線上直播的融合方式,我們快速接觸買家,就像開了一場全球發佈會。”公司總經理程墨説。

  業內專家認為,透過廣交會上的新現象新亮點,看到的是中國外貿的新趨勢和新競爭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週密表示,中國企業積極擁抱技術進步,更為有效地響應市場需求。中國企業使用的創新技術正通過跨國産業鏈和供應鏈網絡産生更為廣泛的影響,技術外溢對中國貿易夥伴生産製造的效率和效益帶來了提升,為中國與貿易夥伴的互利共贏創造了更好條件。

  多方發力提升服務

  “為滿足企業需要,本屆廣交會將舉辦750多場貿易促進活動,再創歷史新高。”儲士家介紹,在強化供採對接方面,本屆廣交會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和頭部跨國企業,在65個國家和地區舉辦250多場“貿易之橋”供採對接活動,與境外跨國採購企業精準對接。

  本屆廣交會各類服務得到展客商肯定。展會引入金融保險、檢測認證、物流倉儲、商業諮詢等229家企業,為展客商提供全鏈條貿易服務;推出廣交會APP,涵蓋行程規劃、展商展品檢索、供採對接、即時溝通、消息推送、參會助手等功能,成為展客商便捷參會和高效對接的“神器”,已吸引超5萬人下載使用。參展企業也十分注重線上線下融合參展效果,例如美的、海爾、格蘭仕、奧克斯等多家企業製作了兼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線上VR展廳。

  為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廣州稅務部門不斷釋放稅費優惠政策紅利。在本屆廣交會期間,廣州市稅務局推出“稅收服務第136屆廣交會十條措施”,助力參展企業與全球客商“雙向奔赴”。(記者 祝君壁 鄭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