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本館俯瞰。 新華社記者 李 博攝
用以替代燃氣鍋爐的空氣源熱泵。 資料圖片
磁懸浮冷水機組。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位於江蘇蘇州的蘇州博物館本館,過去一直存在能耗高、運行費用高、碳排放高的問題。近年來,通過摸清碳排放“家底”、更新換代博物館設備、實施智慧管理,蘇州博物館本館著手打造運行碳中和博物館,實現綠色轉型。
10月23日是工作日,江蘇蘇州東北街,遊客依然如潮水般涌入位於街口的蘇州博物館本館。
蘇州博物館本館由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自2006年運營以來一直熱度不減。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座綠竹挺拔、流水潺潺的建築,曾經一直存在能耗高、運行費用高、碳排放高的問題。
蘇州博物館館長謝曉婷告訴記者,為了給每天上萬名遊客營造舒適的參觀環境,同時讓館藏文物有好的“體感”,博物館需常年恒溫恒濕,並保持很高的空氣潔凈度,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為改變這一局面,2021年以來,蘇州博物館本館著手打造運行碳中和博物館。如何推進低碳運營?日前,記者走進蘇州博物館本館,探尋這裡的低碳密碼。
全方位“診斷”,算清“能耗賬”
走出蘇州地鐵6號線拙政園蘇博站,步入東北街,白墻黑瓦、飛檐鬥拱的蘇州博物館本館映入眼簾。空中俯瞰,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蘇州古城區的小橋流水間。
蘇州博物館本館總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館藏文物2.5萬餘件(套),年平均接待遊客達250萬人次。謝曉婷告訴記者,蘇州博物館本館是蘇州的地標建築之一,設計建造過程中,每盞燈、每扇窗戶、每塊地磚都十分講究。如今,投入使用近20年的蘇州博物館本館,如何做到低碳節能?
首先就得算好“能耗賬”,摸清碳排放“家底”。為此,蘇州博物館請來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魏慶芃教授團隊,對整座建築進行全方位“診斷”。
“難度太大了。”魏慶芃感慨,雖然有數十年相關工作經驗,但進入蘇州博物館本館開展工作時,他依然覺得困難重重。
難在哪兒?魏慶芃解釋,博物館設備不能停機,否則文物就可能“受傷”,很多工作只能“見縫插針”地開展。此外,很多設備和管道隱藏在一層與負一層間的狹窄夾層中,工作人員只能帶著儀器、彎著身子鑽到一個個點位去測量數據;夏天最熱的時候,夾層裏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不一會兒全身就濕透了。
就這樣,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通過對博物館建築構造、材料、設備等進行多維度的測量、分析,魏慶芃團隊拿出了一份《蘇州博物館能耗審計及節能診斷報告》,找出了蘇州博物館能耗高、運行費用高、碳排放高的癥結所在,並對症下藥提出了《蘇州博物館實現運行碳中和的博物館實施方案》。
下一步,就是給蘇州博物館本館供能系統“動手術”了。
更新換代,全新能源生態體系逐步成形
21攝氏度左右的室溫、50%上下的空氣濕度,這是蘇州博物館本館裏文物最適宜的環境。整座博物館如何實現恒溫恒濕呢?
蘇州博物館工程設備部主任王建領著記者從一樓的一道小門進入,再穿過一條條縱橫交錯的人行通道,來到位於博物館負一層的機房,在這裡就可以找到答案。
“把冷空氣和熱空氣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調節出想要的溫度和濕度。”王建指著機房裏一台臺冷水機組和鍋爐説,這些設備的性能將直接影響博物館的能效。
王建告訴記者,蘇州博物館本館投入使用近20年來,相當一部分設備已落伍。就拿機房裏的螺桿式冷水機組來説,其發動機轉速每分鐘只有3000多轉,如果提高轉速,機械會摩擦生熱,零部件又承受不住。所以,老設備不僅能耗高,每年還要花費不少費用進行維護保養。
如今,蘇州博物館本館將其替換成最新款的磁懸浮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這套設備由蘇州科技城一家科技企業研發。
新設備有什麼不一樣?該企業技術負責人孫潔告訴記者,這套設備的發動機轉子懸浮在設備內部,不需要接觸軸承便可帶動其高速運轉,不會因摩擦産生高熱量。所以,這種設備的發動機轉速每分鐘最高可以達到4.8萬轉。此外,新設備還可以變頻,根據負載變化自行調節冷凍機運行參數。正因如此,用電量較老設備降低了50%以上。
在蘇州博物館本館,這樣的高科技設備還有很多。站在博物館屋頂,朝著博物館西北角看去,可見兩扇巨大的風葉正在緩緩旋轉。“這是我們給博物館量身定制的兩台全工況變流量高效冷卻塔。”孫潔説。
過去的冷卻塔要6台才能滿足需求,但該公司研發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將冷卻塔內部結構進行改動,新的設備看上去“高高瘦瘦”,“能耐”卻比過去大得多。現在,只要2台冷卻塔就足夠使用。騰出來的空間,裝上了4台空氣源熱泵。過去,將水加熱得靠燃氣鍋爐,有了空氣源熱泵,便可以向空氣“借熱”,碳排放大大降低。
隨著一台臺設備更新迭代,蘇州博物館本館內,一個全新的能源生態體系逐步成形。
精細化管理,為博物館建“數字大腦”
10月下旬,蘇州煙雨濛濛,天氣漸冷。一大清早,王建直奔值班室。他在一個小小的電子觸摸屏上輕輕一點,隨著一排排數字不斷跳動,一個看不見的“數字大腦”根據實時氣溫情況做出判斷,並給分佈在博物館各處的設備下達指令,確保整座博物館能以最節能模式運轉。“這樣一點,一天能省不少電。”王建説。
為了實現低碳運營,蘇州博物館本館不僅在硬體設備上花了大力氣,在精細化管理上也做足文章。“雖然更換的設備都是當下最先進的,但這些設備如果‘各忙各的’,缺乏良好配合,整體能耗還是降不下來。”魏慶芃説。為此,他又為蘇州博物館本館量身定制一個“數字大腦”,在博物館內打造一個小型“物聯網”,把所有設備“連”起來。
魏慶芃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團隊正對這個“數字大腦”進行升級,讓它變得更“聰明”。
“我們的目標是不浪費一丁點兒能量。”魏慶芃説。這個目標如何實現?未來,每件文物需要“投喂”多少能源、每個展櫃一天需要輸送多少冷氣等,都由“數字大腦”精準配置。計劃到2025年,蘇州博物館將打造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的智慧博物館。
謝曉婷告訴記者,目前,蘇州博物館實行無紙化辦公,確實需要紙質版的,大都是雙面列印;每次換展時,大到一面展示板、一張地毯,小到一朵裝飾花、一個展架,都是重復利用。此外,博物館還將150瓦的鹵素燈換成LED節能燈……
“近年來,可以明顯感覺到,低碳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謝曉婷説。
不變的是,和過去一樣,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步入蘇州博物館本館,體驗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如今,走上了“低碳”之路的蘇州博物館本館,面貌一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