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2024-11-21 17:17:0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田蜜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2024年11月17日,由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全球跨國公司峰會·第十四屆國際跨國公司領袖圓桌會議”在京成功舉辦。本次會議以“開放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以“促進跨國公司投資、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投資環境改善”為宗旨,近500家中外跨國公司高層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投資合作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7日上午的開幕式由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會長、中國銀監會及證監會原主席尚福林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勇、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出席會議,聯合國原秘書長、博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對本次會議召開致賀信,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張向晨作視頻致辭。來自中國國家發改委、國資委、商務部、國際發展合作署等部門領導出席活動併發表演講。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7日下午,由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成長型企業發展委員會承辦,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協辦的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召開。與會嘉賓圍繞企業創新發展與營商環境治理、盤活存量資産的金融創新、數字化轉型如何激發新質生産力、綠色治理(ESG)與企業可持續競爭力等4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關鍵領域,進行了精彩發言和對話。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先生主持論壇,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會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先生出席並致辭。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他在會上表示,“從國內外實踐看,各方對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問題非常關注,隨著消費者對環境、健康和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提升,消費者、投資者更會選擇那些勇於擔當社會責任,重視環境保護和實行良好治理的企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加強企業可持續信息披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企業關注ESG表現,不僅是樹立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更蘊含著潛在的經濟效益。”

  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最高人民檢察院紀檢監察組原組長蘇德良出席,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特邀副會長、原國資委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成長型企業發展委員會特邀顧問、中國銀河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劉鋒等權威專家作主旨演講。來自美國雅保公司、中電信人工智能公司、恒銀金融科技公司、上海菌小寶科技公司、海南省經濟發展局等中外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作了主題發言。

全球跨國公司峰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對話環節由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成長型企業發展委員會特邀顧問劉鋒先生主持,對話嘉賓是來自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國康創服醫療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納琳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先進材料産業促進會、樂聆康養科技(集團聯盟)等機構的負責人和企業家。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企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主力軍,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不僅需要技術創新,也需要制度創新。當前數字化創新正在打造新質生産力,也正在重構我們的生活、生産方式以及商業模式。因此,我們要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提升服務效能,加強法治保障,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透明高效的營商環境;我們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不斷探索金融産品和服務的新模式、新路徑,通過金融科技的發展,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便捷性,為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我們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慧經濟等新經濟形態,通過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新興産業,改造提升傳統産業,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通過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引導資本流向綠色産業和項目;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提升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圖/文 小寧)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