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2024-12-25 11:00:09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田蜜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10月16日,中老、中越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正式開通運營。圖為在雲南省玉溪市研和站,D887次復興號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右)從中老、中越國際冷鏈貨運班列旁駛過(無人機照片)。

  陳暢攝(新華社發)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6月27日,岸邊集裝箱起重機和軌道吊運抵秘魯錢凱港。

新華社發(上海振華重工供圖)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受訪專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 張宇燕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受訪專家: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姚洋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受訪專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係教授 格拉謝拉·奇奇林斯基

2024世界經濟:風浪中凸顯韌性 

受訪專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陳鳳英

  2024年即將收官,世界經濟走過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

  這一年,世界經濟在溫和復蘇中保持韌性,通脹有所緩和,貿易出現回暖,科技創新加速推進,全球經濟轉型增添新動力。這一年,各國經濟政策艱難調整的同時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保護主義傾向依然明顯,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深刻重構。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

  近日,本報採訪中外多位經濟學家,請他們解讀2024年世界經濟展現的韌性、遭遇的風險以及迎來的機遇。

  全球經濟保持韌性,增長好于預期,進入“低增速常態”

  ●張宇燕:2024年,世界經濟表現超出預期,行進在中低速增長軌道。

  ●陳鳳英: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表現出強勁活力,亞洲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

  2024年,世界經濟整體走勢如何?臨近年末,各大國際經濟機構陸續發佈報告,普遍給出謹慎樂觀的答案。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2月發佈的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3.2%。石油輸出國組織最新一份月報指出,穩健的經濟增長趨勢仍在繼續,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為3.1%。稍早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0月發佈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維持在3.2%,與7月預測值持平。

  對比2023年末多家國際經濟機構認為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將低於3%的預期,2024年末的“成績單”多了一抹亮色。

  張宇燕認為,總體來説,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表現超出預期。這一年,世界經濟行進在中低速增長軌道上。原先預計,由於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為抑制通脹連續大幅加息,全球經濟增速將因利率壓力而明顯放緩。然而,IMF10月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在通貨緊縮過程中,世界經濟保持強勁韌性,預計2024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預測值為1.8%,美國為2.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為4.2%。

  “這一超出預期的結果表明,使發達國家通脹率從2023年的4.6%降至2024年的2.7%的貨幣緊縮政策,並未引起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和失業率上升,由此可見世界經濟的內在韌性,也説明美國和歐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經濟軟著陸。”張宇燕説。

  陳鳳英認為,2024年,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入降息週期,經濟增長存在“溫差”,美國經濟表現較好,歐洲經濟總體維持低水準增長。“今年9月以來,美聯儲連續3次降息,通脹率控制在2.5%左右,同時失業率保持在相對低位,這意味著美國的高通貨膨脹得到較為有力的控制,沒有陷入類似20世紀70年代惡性通脹的經濟困境。歐洲經濟整體受烏克蘭危機、能源危機、難民危機影響仍然較為明顯。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依然相對困難。歐洲經濟仍在復蘇進程中艱難跋涉。”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保持強勁增長。世界銀行預計,2024年新興市場與發展中經濟體總體增速約為4.0%,為世界經濟提供超過一半的動力。IMF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耶·古蘭沙認為,中國等亞洲新興經濟體仍是全球經濟主要引擎。

  “2024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表現出強勁活力。此外,亞洲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中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持續增強,印度保持快速增長,日本結束長達30年的通縮週期,東盟國家中,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亮眼。”陳鳳英指出,2024年,在地緣衝突持續緊張、全球貿易結構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世界經濟在適應變化中依然保持增長,這正是世界經濟的韌性所在。

  張宇燕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好于預期的表現在就業、貿易等指標上得到反映。“國際勞工組織發佈的《世界就業與社會展望》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就業狀況較2023年有所改善。世界貿易組織2024年10月發佈的《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預測,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2.7%,可謂一掃2023年負增長的陰霾。2024年10月,測度全球運輸市場價格的德魯裏世界集裝箱運價指數(WCI)較2023年同期上升了131%。市場需求增加導致的運力緊張推動了集裝箱價格上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貨物貿易穩步復蘇的現實。全球貿易逐步復蘇與世界經濟增長互為因果。”

  需要注意的是,多家國際經濟機構提醒,雖然全球通脹數據向好,但全球經濟增長下行風險仍在增加。IMF指出,從2000年到2019年,全球經濟年均增長率為3.8%,相比而言,當前預計的全球經濟增長數據並不亮眼。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發會議)發佈的《2024年貿易與發展報告》認為,全球經濟正進入新的“低增速常態”。從全球平均水準看,2024年全球經濟實現了專家所稱的“軟著陸”,抑制了通貨膨脹,沒有陷入衰退。但是,距離全球經濟實現真正復蘇仍有差距。

  機遇與風險並存,人工智能應用帶來驚喜,非經濟因素影響顯現

  ●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推動生産力迅速發展,這是2024年全球發展最大的驚喜。

  ●格拉謝拉·奇奇林斯基:氣候變化正在對全球經濟構成新的挑戰。可以預見,氣候變化問題將是未來幾十年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世界貿易組織發佈的《2024世界貿易報告》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數字革命和氣候變化正在重塑由貿易主導的發展格局,可能對今後全球經濟融合構成新挑戰,同時也帶來一些新機遇。

  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認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推動生産力迅速發展,這是2024年全球發展最大的驚喜。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産業蓬勃發展,技術創新與應用拓展取得顯著成就。國際投行高盛發佈報告指出,人工智能投資迅速升溫,可能對GDP産生更大影響。高盛預測,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資規模或將達到2000億美元。人工智能有望通過提高整體生産率而使未來10年全球産出增長7%。

  陳鳳英認為,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數字革命給全球經濟帶來越來越顯著的影響。在亞太地區,數字經濟的豐富業態在多國遍地開花。在非洲和拉美,

  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讓部分普通民眾享受到數字服務。人工智能相關科技催生的新産業、新業態、新崗位,是科技革命帶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在迎接機遇的同時,2024年,世界經濟也面臨全球産業鏈重構、公共債務、貧富分化和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

  艾西亞·加西亞·埃雷羅認為,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等地緣政治危機是2024年世界經濟面臨的一個主要不確定性。

  經合組織在編纂“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指數時指出,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産生負面影響。此外,全球供應鏈的中斷和技術進步的放緩也可能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張宇燕認為,全球供應鏈正從鏈式結構向集群化結構轉變,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保障自由貿易的能力正遭到削弱。秉持多邊主義的全球治理機制的作用範圍正在縮小。某些國家繞開世界貿易組織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等事例表明,國際貿易體系呈現碎片化趨勢。

  2024年,全球多國債務風險持續上升。IMF預測,2024年全球公共債務預計將超過100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93%,債務累積風險居高不下。IMF財政事務部主任維托爾·加斯帕爾表示,全球公共債務持續上升,給世界經濟造成風險。

  陳鳳英指出,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以及阿根廷、巴西、土耳其等新興市場都面臨債務困境。在公共債務壓力增大、財政赤字增加的情況下,多國政府進行經濟宏觀調控的手段更加有限,政策協調能力下降。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非經濟因素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進一步凸顯。世界經濟論壇發佈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依據對人類的潛在影響程度對全球風險進行排序。根據報告,在未來兩年全球面臨的十大風險中,除了“經濟機會匱乏”“通貨膨脹”“經濟下行”這3項之外,其餘均為非經濟性風險,如信息失真、極端天氣、社會極化、網絡安全問題、國家間武裝衝突、非自願移民和環境污染等。IMF也提出,今後極端氣候、資源環境變化等非經濟因素可能對經濟産生更大影響。

  格拉謝拉·奇奇林斯基認為,氣候變化及相關問題,如不斷破紀錄的高溫、多地洪災、全球飲用水缺乏等問題正在對世界經濟構成新的挑戰。可以預見,氣候變化問題將是未來幾十年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

  中國經濟亮點多、“新”意足,是全球增長最大貢獻者

  ●姚洋:2024年中國經濟呈現兩個亮點:一是中國外貿頂住壓力,增勢良好;二是中國企業“出海”形成風潮。

  ●陳鳳英:中國為全球南方國家帶去發展振興的希望和信心。對於許多正在經歷經濟復蘇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的希望和信心比金子還要寶貴。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影響顯著。IMF研究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其他地區産生了積極的溢出效應,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産出水準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

  2024年,中國經濟頂風破浪,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不斷鞏固,沿著高品質發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實。

  經合組織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瑪吉特·莫爾納稱,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4.8%,快於經合組織經濟體以及二十國集團平均水準。從中期來看,中國仍是全球增長最大貢獻者。

  姚洋認為,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將佔全球增長的1/4左右,仍將是全球增長的最大引擎。具體來看,2024年中國經濟呈現兩個亮點:一是中國外貿頂住壓力,增勢良好,充分體現出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産業鏈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中國企業“出海”形成風潮,中國企業在對外輸出産能、技術的同時,也帶動“出海”目的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實現共贏。

  根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2024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其中,出口23.04萬億元,同比增長6.7%;進口16.75萬億元,同比增長2.4%。這份可圈可點的外貿“成績單”,不僅展現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也為世界經濟增添動能。

  中國經濟向“新”而行的發展態勢同樣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從新能源汽車産量歷史性突破1000萬輛,到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顯著躍升,再到全國各地涌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熱潮,每一項成就都成為中國經濟創新驅動、高品質發展的生動注腳。

  姚洋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勢頭良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無論是産銷量還是技術,中國新能源汽車都處在世界前列。在政策支持下,智慧網聯汽車也進入快速成長期。此外,中國高度重視培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産業。創新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中國在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同時,加快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力和確定性。

  今年以來,中國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國範圍內對跨境服務貿易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陳鳳英認為,一系列擴大開放的務實舉措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為全球經濟作出難能可貴的貢獻。”

  2024年,全球南方在世界事務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巴西《論壇》雜誌網站報道稱,全球經濟重心繼續向全球南方國家傾斜。作為全球南方的一員,中國始終是推動全球南方發展振興的中堅力量,以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促進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繁榮。

  12月1日起,中國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産品零關稅待遇,成為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展中大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零關稅舉措實施後,貝寧菠蘿、盧旺達辣椒、馬達加斯加羊肉等一大批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優質農産品將加速對接中國市場需求,為相關國家企業帶來更大發展機遇,並帶動這些國家經濟發展。

  陳鳳英指出,目前,中方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已經免除了17個非洲國家截至2021年底對華到期的無息貸款債務,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與非洲開展投融資合作,從來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幫助當地改善生活條件、擴大民眾就業、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為全球南方國家帶去發展振興的希望和信心。“對於許多正在經歷經濟復蘇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發展的希望和信心比金子還要寶貴。”(記者 嚴瑜 高喬)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