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環球健康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發展電商基地 這裡為啥不圖快?
2025-03-21 09:40:11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功業成于實幹,發展貴在務實。業績都是幹出來的,要堅持立足實際、科學決策,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繡腿,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

  在發展電商基地過程中,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直面産品標準化程度不高、生産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等問題,不貪多、不唯快,“等不得”的任務抓緊做,“急不得”的謀劃穩步推,以務實的幹事態度謀劃工作進度,扎紮實實把短板補齊、把基礎打好。

  ——編  者

  “大家好,這是咱玉泉區有名的羊肉燒麥,皮薄肉厚,味道特別香……”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數字經濟總部基地,一個個直播間內,主播們正賣力介紹本地的特色産品。

  “目前基地已入駐線下企業55家、雲上企業134家,2024年産值達2.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98億元,並帶動就業超過2000人,年均培育數字經濟人才500人次。”面對這份亮眼的“成績單”,玉泉區數字經濟總部基地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蔡彥青十分感慨。這些年,直播帶貨早已不是新鮮事,但要搭上、坐穩數字經濟快車,卻也沒那麼容易。

  “3年前,我們發現入駐玉泉區眾創空間的企業中,不少面臨線下銷售低迷、貨品積壓、發展不景氣等問題。”時任玉泉區眾創空間黨支部書記蔡彥青回憶,“當時直播帶貨風頭正勁,我們也躍躍欲試,但直播帶貨怎麼搞?能不能搞成?心裏沒底。”

  蔡彥青找到負責“兩新”企業黨建的玉泉區委組織部求助,希望幫忙協調溝通、出出主意。玉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湯海燕很冷靜:“能不能搞,怎麼搞,還得從自身實際出發做決定。”

  在玉泉區委組織部的對接協調下,基地企業先後前往杭州、北京、成都、重慶等地多次參觀,從直播人員培訓到企業運行模式,再到産業鏈建設等方面,學習先進經驗。同時,玉泉區組成調研團隊,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廣泛收集信息,詳細了解本區特色産業的發展現狀,包括産品種類、産量、品質、銷售渠道等。

  “最終,我們發現區內雖有一些特色農産品和手工藝品,但存在産品標準化程度不高、生産規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等問題。”湯海燕介紹,本地的電商企業發展並不成規模,電商專業人才更是極度匱乏。若貿然大規模開展直播帶貨,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因為準備不足而損害本地産品的聲譽。因此,玉泉區委、區政府得出結論,不能盲目跟風直播帶貨,決定緊緊圍繞本區的特色産業,分階段、分步驟發展電商經濟。

  直播帶貨按下“暫停鍵”,一場立足實際補短板的行動卻很快展開。2023年10月,玉泉區成立直播孵化基地,融合之前的眾創空間與數字經濟科技企業孵化器,打造全産業鏈數字經濟集聚平臺。“起初基地只有30家企業,規模並不大,主要直播銷售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産品,逐步試驗擴展業務規模。”蔡彥青説。

  網絡主播、一焙志羊雜鮮餐飲連鎖公司總經理劉昕,是第一批參與基地建設的企業負責人。“當時我們初來乍到,團隊直播經驗不足,這裡的專業團隊便為我們答疑解惑,在攻克技術難題、拓展市場方向上給出了管用建議。”劉昕説,“更貼心的是,玉泉區組織了各類資源對接會,讓我們結識了許多合作夥伴,拓展了新的業務。”

  資金短缺是基地裏不少初創企業遇到的難題,業務拓展、設備採購、團隊組建等時常因資金受限而舉步維艱,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柴德軍就碰到了這一情況。“基地了解到我們的困難後,及時幫我們對接了區委組織部和區人社局,為我們爭取到了創業服務貸款,並掛牌建立了人才見習基地。資金和人才的支持猶如及時雨,讓我們得以順利啟動項目。”柴德軍説。

  隨著一年多發展,入駐基地的各企業逐漸實現收支平衡,直播效果也越來越好。為了解決上下游産業鏈配套不足、經營場地不夠等問題,2024年8月,玉泉區委、區政府決定擴大規模,將直播孵化基地升級為玉泉區數字經濟總部基地,由專業公司進行運營,增加辦公場地,補齊産業鏈,並將當地一處工業園區納入其中,為企業提供生産、加工、倉儲、物流、包裝等標準化服務。

  如今,基地已形成了集生鮮農副産品、餐飲、服飾等於一體的具有當地特色的全産業鏈條,各企業也在電商直播領域嶄露頭角,直播場次不斷增加,粉絲數量穩步增長,銷售額持續攀升。“數字經濟熱度高,但盲目跟風不可取。”玉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建春説,一方面,在推動數字經濟建設時,要踐行正確政績觀,把群眾的利益和全區的長遠發展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建設過程要穩步推進,堅決杜絕盲目大鋪大建,避免資源浪費。只有這樣,才能讓數字經濟真正落地生根,為全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撐。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