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環球健康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讓百姓用上好中藥 國家新部署
2025-03-21 08:58:25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讓百姓用上好中藥,國家作出新部署!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提升中藥品質促進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要求以提升中藥品質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實現常用中藥材規範種植和穩定供給,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更好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從《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到《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再到《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我國持續出臺重要政策文件,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此次發文則是近年來首次專門就中藥品質和中醫藥産業作出系統部署,從全産業鏈關鍵環節入手“破難題、促發展”,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中藥品質關乎百姓生命健康。從田地間到病床旁,一劑中藥歷經種植、收穫、加工、儲運、製劑、銷售,環節多、鏈條長。而中藥産業在我國醫藥産業中規模佔比超過五分之一,該如何規範發展、“強筋健骨”,讓百姓“放心用中藥、用上好中藥”?

  ——把好“源頭關”。

  藥材好,藥才好。中藥資源是中醫藥事業和産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面對我國1.8萬餘種中藥資源,如何處理好保護和開發利用的關係?

  研究修訂《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加強藥用野生動植物物種就地和遷地保護,突破一批珍稀中藥資源的繁育、倣生、替代技術……針對中藥材需求增加而珍稀中藥資源人工繁育難的矛盾,文件推出系列舉措保障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

  蒼術與玉米間套作,種植密度沒變,土壤肥力卻能提高20%——在一些地方,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的應用,為解決藥材品質難題提供了有效方法。

  文件從推進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發展中藥材現代種業等方面“補短板”“拓思路”:推動常用中藥材規範化種植,依託符合條件的林場發展生態種植、野生撫育、倣野生栽培,研究制定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一系列實招,從源頭保障中藥品質。

  ——破解“偽、劣、貴”。

  《國家藥品抽檢年報(2023)》顯示,我國中藥飲片總體品質狀況良好。

  但同時,中藥材市場上仍存在摻偽、價格劇烈波動等現象,影響了中藥的療效和安全性,增加了用藥成本。

  對流通環節亂象説“不”!文件作出全面部署:推廣建設産地倉;加大對線上線下銷售中藥材的品質監管力度,堅決查處摻雜摻假、以假充真等違規違法行為;完善中藥材價格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指導企業在大宗中藥材産地建設一批儲備庫……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郭蘭萍認為,這一政策“組合拳”將有利於保障中藥材品質安全,維護中藥材市場價格穩定,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全鏈條”。

  當前,我國中藥産業體系日益完善,但産業聚集度較低、數字化智慧化發展較慢、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制約著産業格局的提升。

  加快轉型升級!持續更新中藥産業鏈圖譜、推進中藥工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健全全産業鏈追溯體系、加強中藥炮製技術傳承創新、培育中國知名中藥商標品牌……

  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楊洪軍認為,文件從優化産業結構佈局、提升中藥製造品質、做優中藥品種、打造中藥品牌等方面提出系列舉措,將為“造好藥”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撐。

  ——推動“用好藥”。

  預防2型糖尿病、改善心梗預後、解決房顫術後復發問題……在心腦血管、代謝、消化等多個疾病領域,中醫臨床評價研究不斷取得突破。如何“發現”和“推廣”更多好藥,進一步發揮中醫藥臨床優勢造福患者?

  文件提出,開發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大模型,促進人用經驗向臨床證據轉化;構建中成藥臨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路徑,健全臨床應用指南規範,有序推動評價結果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協調聯動;優化中藥集中採購、招標採購政策,實現優質優價。

  讓好藥新藥更快上市、更規範使用,相關舉措也“安排上了”: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難疾病、新發突發傳染病、特殊環境疾病等,推出一批臨床療效突出、競爭優勢顯著的中藥創新藥;鼓勵兒童藥品研發申報;持續優化審評審批流程,進一步加快中藥新藥上市……

  保護好、利用好珍貴的中藥資源,造就一批中藥領域的能工巧匠,激發中醫藥産業活力……相信文件的落地將有力促進中藥品質提升和中醫藥産業高品質發展,讓“中華瑰寶”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新華社記者 田曉航)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