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環球健康   |   會員頁面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雲學堂更名為絢星智慧科技 攜四大AI産品矩陣進軍企業智慧生産力賽道
2025-03-28 11:36: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3月27日,雲學堂在北京召開主題為“智變·新生”的2025雲學堂戰略煥新發佈會。雲學堂董事長、CEO盧睿澤在發佈會上宣佈,雲學堂正式更名為絢星智慧科技(Radnova),公司定位為企業智慧生産力建設服務商,專注于推動企業組織與生産力的智慧化革新。會上,絢星智慧科技發佈全新AI戰略和産品。

雲學堂更名為絢星智慧科技 攜四大AI産品矩陣進軍企業智慧生産力賽道_fororder_wps_doc_0

  此次戰略升級標誌著絢星智慧科技從數字化學習領軍者向AI科技企業的全面進化。盧睿澤表示,十四年來一直以科技驅動人與組織共同進步為使命,圍繞著企業的核心資産“人”提供服務,致力於幫助企業提升人與組織的能力。未來將以人力資源科技為根基,橫向拓展企業智慧生産力建設服務,幫助企業提升人與組織的能力。

  企業智慧化轉型加速 人與AI雙螺旋共生

  近年來,AI技術發展迅猛,演算法和硬體技術不斷進步,AI模型訓練成本大幅降低,推理能力卻呈指數級增強。

  在此背景下,企業智慧化轉型已成為必然趨勢。盧睿澤指出,未來工作將以人機協同為核心,AI與人的能力相互促進,形成雙螺旋共生關係。企業需構建智慧體建設和資源管理能力,通過AI工作助手提升崗位效率,並通過業務智慧體增強整體業務效能。 “對於絢星智慧科技而言,這是一次戰略性的機遇。”盧睿澤表示。

  據介紹,雲學堂自2011年成立以來,始終深耕企業服務賽道,累計服務2500+家行業大客戶,成長為數字化學習領域的領導者,並於2024年8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是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數字化學習服務商。

雲學堂更名為絢星智慧科技 攜四大AI産品矩陣進軍企業智慧生産力賽道_fororder_wps_doc_1

  2018年,雲學堂率先啟動AI戰略,基於NLP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學習的全鏈條場景。2022年確立“AI First”戰略並開始利用AI技術持續進行組織優化、運營升級和崗位賦能,在這一輪的實踐中,雲學堂還逐步建設了先進的AI基礎設施。盧睿澤透露,目前AI技術已滲透雲學堂90%核心崗位,幫助崗位員工顯著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組織人效。

  另外,雲學堂還積極用AI改造原有産品,實現了從數字化學習到智慧化學習的蛻變,打造更智慧化的企業學習平臺,提升業務場景智慧化能力。同時,利用AI技術研發全新的功能模組,將原有的學習平臺升級為智慧人才管理平臺,完成了企業以人才管理為核心的“選、育、用、留”的完整閉環,強化了業務核心競爭優勢,提升了客戶價值。

  “此外,我們還積極研發新的AI産品,拓展業務邊界。今天我們發佈全新的戰略,正是基於我們自身多年AI組織能力建設實踐及AI時代企業軟體服務邊界重構的深度思考和實踐驗證所做的戰略決定。我們不僅用AI提升自己,更希望用AI服務更多的企業。” 盧睿澤説。

  發佈全新AI戰略 全面賦能企業智慧生産力建設

  面向未來,絢星智慧科技表示將基於AI技術,幫助企業構建“人+AI”協同的新質生産力,推動“人機共生”的未來工作模式。盧睿澤表示,公司不僅是智慧化技術供應商,更是企業智慧化轉型的戰略夥伴,始終關注人與組織的共同成長。通過打造各類數字智慧體,絢星智慧科技將幫助客戶釋放員工與組織潛力,激活創新基因並提升組織效能,助力企業在智慧生産力建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同開啟智慧未來。

  活動中,絢星智慧科技推出了四大AI産品及服務:智慧人才管理、智慧體服務、企業智慧私域知識庫以及智慧工作助手。據介紹,智慧人才管理以“讓企業人才管理更有效”為核心理念,通過動態選用育留體系重構企業人才戰略;智慧體服務是企業智慧化轉型加速器,幫助企業實現AI智慧體構建與運行服務,走通企業智慧化的“最後一公里”;企業智慧私域知識庫旨在幫助企業將私域知識轉化為獨有的生産力,讓企業能夠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自身的知識資産,打造企業獨有的競爭優勢;智慧工作助手定位面向各個崗位的AI即時賦能助手,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提升組織及業務管理效能。

  此外,在發佈會的圓桌論壇環節,松井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淩雲劍、杭州有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白鴉、華為雲AI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陳飛、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奇、雲學堂COO兼CTO吳亞洲,就“企業智慧化轉型”的話題展開深度交流與討論。嘉賓們分享了企業智慧化轉型方面的實踐和經驗。(圖/文 焦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