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保險業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25-06-17 09:28:59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保險業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_fororder_5b3cc475-600d-466f-80ca-0d1380754d25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遭遇強降雨,部分地區出現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給當地的農業生産和居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日前,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發佈《2025年助力鄉村振興倡議書》提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更高品質的金融服務助力行業對口幫扶地區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科技+創新”提升保障水準

  目前,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正處於“三夏”時節。人保財險河南駐馬店分公司在平輿、新蔡、正陽等糧食主産縣區開展冬小麥“一噴三防”(防病蟲害、防幹熱風、防倒伏)無人機飛防服務集中作業,服務面積近2萬畝,為夏糧穩産築牢“防護網”。此次“一噴三防”服務,日均作業面積達600畝,較人工噴霧效率提升50倍以上。

  持續高溫天氣會造成小麥出現不同程度倒伏、病蟲害。人保財險依託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和自主研發的“耘智保”APP,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農業數據平臺,衛星系統憑藉高解析度成像能力整體掌握作物生長態勢,無人機提供局部精準核查,實現了農田信息數字化建檔,可精準識別承保標的的位置、面積、長勢等。目前,衛星定位、無人機查勘等新技術已經在農業保險領域廣泛應用,大幅壓縮數據採集週期,顯著提高數據準確性,為農業保險的承保、理賠服務提供了數據基礎。

  今年4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要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伴隨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我國面臨更加嚴峻的自然災害風險挑戰,發展氣候保險既是農業生産所需,也是保險行業踐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際行動。

  今年3月初,中再産險通過“再·耘”農業保險科技平臺(以下簡稱“再·耘”平臺),與國壽財險共同研發的“氣象+金融”一攬子農業巨災保險項目落地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中再産險總經理助理逄博表示,此次一攬子農業巨災保險項目是“再·耘”平臺首次從傳統農險領域保障農作物産量擴展運用至涉農領域保障農業生産,保障範圍涵蓋了現代化農業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中因氣象災害事件造成的人、財、物等多種生産經營風險損失及施救費用,並實時提供風險動態跟蹤服務,加強風險減量全過程管理,有力支持了當地現代農業發展。

  5月底,中國太保在四川舉辦氣候保險的實踐與探索研討會,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表示,保險業在應對氣候風險方面肩負重要使命,中國太保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公司頂層戰略設計,豐富氣候保險産品和服務,通過先進技術提升風險管理維度和精度。未來,中國太保將持續發揮保險主業優勢,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保障服務,推動氣候保險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

  6月上旬,人保財險雲南臨滄市分公司成功簽出雲南省首單玉米制種節氣氣象指數保險,為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800畝制種玉米提供近30萬元風險保障。該保險産品以農曆節氣為週期,覆蓋芒種至處暑的玉米制種關鍵期,依託氣象數據自動化觸發理賠。通過預設乾旱、暴雨、高溫等氣象災害閾值,一旦氣象站數據觸發約定指數,農戶無需經過查勘、定損等環節即可快速獲賠,解決了傳統保險“定損難、週期長、糾紛多”的難題。同時,該保險産品融合“災前預警+災中響應”機制,依託氣象部門實時監測數據,在災害發生前向農戶推送預警,將事後補償轉向事前防控,進一步築牢糧食生産全鏈條防線。

  支撐特色産業發展

  早在2019年,財政部等4部門印發《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我國採取“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策略來推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多年來,通過農業保險的定點定向支撐,有力地支持了各地特色産業的差異化發展,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産品通過産業鏈延伸實現了做優做強。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地方發展特色農産品保險。隨後,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68億元,支持西藏藏雞、寧夏枸杞、陜西蘋果、廣東荔枝、湖北小龍蝦等逾500種特色農産品保險發展。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則強調要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

  2024年,廣東省印發《廣東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2024—2026年)》,鼓勵各地根據當地農業産業發展需要,自行選擇開辦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品種,包括保産量、保價格、保收入、指數化等農業保險創新險種。雲南制定《雲南省實施中央財政保費補貼農産品保險工作方案(2024—2026年)》,提出以高原特色農業“1+10+3”重點産業為著力點,聚焦優勢産業、優勢單品、優勢區域,各地因地制宜自行開展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等。

  今年3月份,中國太保産險北京分公司結合密雲區番茄特色産業發展情況,推出番茄收益損失保險並開出首張保單。該保險的金額設計基本覆蓋農産品産值,保險責任同時涵蓋生産風險及價格風險,全面保障農戶收益損失,較好地滿足了京郊特色番茄種植的主要需求和痛點。近年來,密雲區大力發展番茄種植産業,不僅優化了該區設施農業産業結構,滿足了市民消費需求,還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根據《密雲區番茄特色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安排,密雲區計劃用3年時間建設5000畝番茄種植區域,打造番茄産業集群,形成“一心”“多點”産業佈局。太保産險推出的特色産品得到了種植戶積極反響,在區內合作社實現業務落地。截至目前,共提供風險保障504萬元,幫助種植戶築起一道抵禦風險的“防火牆”。

  多位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還需要將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責任橫向擴展至全産業鏈條,開展不同産品組合,供農戶和合作社根據需要自主選擇。與此同時,還可以推進農業保險與信貸、擔保、基金、期貨等金融工具聯動,發揮保險的增信功能,用活各類金融工具,增強金融支農力度。

  精準投保理賠

  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已于6月13日在海南省東方市沿海登陸,14日中午在廣東雷州一帶沿海再次登陸,還將持續影響華南等地。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各保險公司採用“風險減量+保險理賠”的服務模式,幫助當地農戶防災減災。有保險公司協助水産養殖客戶進行水質魚病監測,提供災後調水防治建議,指導蔬菜種植客戶疏通排水渠、搶收蔬菜。還有的保險公司聯合農業部門、合作社,迅速組織農險協保員等深入田間地頭,協助農戶疏通低窪農田,加固果樹,指導農戶搶收成熟水果。

  2024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農業保險精準投保理賠等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以提升農戶獲得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各方反映較為集中的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有關問題,打通影響承保理賠的各個關鍵環節,明確細化了承保、理賠、賠款支付、應收保費管理等各個環節各方主體的職責,明確標準,強化合作,推動數據共享和信息核驗,鼓勵科技賦能,規範市場秩序,深入推進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工作,提高投保農戶承保理賠滿意度,促進農業保險市場規範健康發展。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主要來源於各級財政補貼,政策性較強,農業保險發展的好壞直接關係財政補貼資金的功能作用發揮,社會各界均高度關注。解決農業保險領域承保理賠精準性問題,是推動我國農業保險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一環。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我國農業保險體量大,增速快,服務農戶眾多,農業保險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但在實踐中,與“三農”領域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承保理賠不精準的問題影響了投保農戶獲得感和農業保險功能作用發揮。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出臺《通知》可以推動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的精準性,促進農業保險的精細化、科學化發展,完善理賠機制和標準,提高理賠服務質效,最大限度提升投保農戶獲得感。

  有專家建議,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農産品和險種,制定差異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的驗標、查勘、定損技術標準、流程標準和數據標準。與此同時,建立精準承保理賠與市場遴選的掛鉤機制,通過定期評價保險公司精準承保理賠的實施水準,促使保險公司從供給端提升農業保險服務品質。(記者 于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