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日前在江蘇蘇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運博會設立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運河特色文旅産業展等五大展區,聚焦VR、AR等文旅消費熱點。圖為觀眾在運博會現場參觀。
冷文攝(人民視覺)
浙江省杭州市,遊客在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購物。
文瑞攝(人民視覺)
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238億元,增長4.8%;7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780億元,同比增長3.7%……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的數據表明,7月份,消費市場延續總體穩定發展態勢,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向好,以舊換新部分商品保持較快增長,新型消費活力增強,線上消費表現亮眼,服務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服務消費市場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貿經司首席統計師袁彥介紹,受部分商品銷售轉淡、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6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但仍高於近3年同期增速平均水準1.1個百分點。“提振消費政策持續顯效,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袁彥説。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鄉村市場銷售增長快於城鎮。7月份,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3620億元,同比增長3.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60億元,增長3.9%。袁彥分析,縣域商業建設深入實施,縣鄉物流配送體系日益完善,縣鄉消費潛能持續激發,包含鎮區和鄉村的縣鄉市場規模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8.8%。
從消費類別看,伴隨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紮實推進,優質服務供給不斷擴大,服務消費市場較快增長。1—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2%,增速高於同期商品零售額增速0.3個百分點。
文旅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袁彥表示,各地加大文旅産品供給,文旅市場活力持續增強,文體、旅遊、交通類消費實現較快增長。1—7月份,文體休閒服務類、旅遊諮詢租賃服務類、交通出行服務類零售額保持兩位數增長。數字技術與消費場景深度融合,數字服務供給持續優化創新,通訊信息類服務消費增長態勢良好。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發力
7月份,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向好,部分以舊換新商品保持較快增長。
數據顯示,7月份,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0%。限額以上單位中,超七成商品類別零售額實現增長,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有所加快。限額以上單位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3.7%;金銀珠寶類增長8.2%;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增長6.9%;日用品類增長8.2%;化粧品類增長4.5%。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分析,從商品零售看,以舊換新相關和升級類商品銷售較好。在促消費政策效果繼續顯現的同時,部分升級類商品零售增長較快。居民消費品質提升,對文化、體育、娛樂商品需求擴大,帶動相關商品銷售增長。
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7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8.7%,傢具類增長20.6%,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3.8%,均延續年初以來兩位數增長態勢;通訊器材類增長14.9%,增速比6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在以舊換新商品中,綠色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高能效等級家電持續高速增長。”袁彥説。
付淩暉表示,今年以來,更加積極的宏觀政策加緊實施,帶動生産需求擴大,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1—7月份,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0.4%和22.9%。
線上消費活力增強
今年以來,線上消費活力增強,實體店舖零售穩定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1—7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86835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0790億元,增長6.3%,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9%。即時零售交易額和直播電商交易額兩位數增長。
“從發展趨勢看,線上消費、新興消費發展向好,網上零售、即時零售等新業態便捷高效,受到消費者歡迎。”付淩暉説。同時,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熟,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快速發展,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涌現。
再看實體經濟。目前,實體零售企業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體驗,總體經營穩定改善。1—7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舖零售額同比增長4.2%。其中,倉儲會員店零售額增速持續超過30%;購物中心零售額增長6.4%,增速比1—6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
“7月份,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運行態勢。下階段,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改革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加強促消費政策協同聯動,不斷完善消費配套保障措施,推動消費市場持續穩定向好發展。”袁彥説。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