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城市更新里的科技范兒
2025-08-04 11:26:28來源:人民日報責編:韓東林

城市更新里的科技范兒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科研人員勘察應用現場。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供圖

城市更新里的科技范兒

科技裝置助力石庫門建築群成功“歸位”。

周江坤攝

  城市更新,如何既能挖掘城市發展所需的寶貴空間,又能改善老建築的功能環境?文脈賡續,如何在保護城市古建築傳統風貌的同時,讓其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該怎樣應對解決?在上海、合肥、拉薩等地,科技的創新應用,正在探索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解決方案。

  ——編  者  

  同步實現歷史建築保護與空間開發利用——

  數千噸的石庫門建築騰挪移動,又毫發無損地“歸位”

  雨後初晴,上海張園的石庫門建築群清麗雅致,老居民們發現,一年前被“移走”的“90多歲”華嚴裏建築群,毫發無損地“歸位”了。

  為何要挪房子?

  “在保護建築的大前提下挪房子,能挖掘城市發展所需的寶貴空間,還能改善老建築的功能環境。”步進式自行走建築移位裝置主要發明人、同濟大學建築物移位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盧文勝説,比如上海音樂廳,毗鄰城市主要交通線,人來車往的噪聲和振動嚴重影響其音質效果,通過平移、頂升、增加地下室及功能空間,讓“80多歲”的老音樂廳煥發新生。

  老建築移位有多難?

  “這就像把一塊老豆腐放在一張塑膠片上端走。”盧文勝舉例,就拿張園內面積最大的華嚴裏建築群來説,長度超過70米、總建築面積約4000平方米、重達7500噸,但材料老化、結構破損,斑駁的外墻上爬滿了裂痕,兩處過街樓僅二層墻體相連,經不起千斤頂推拉等傳統移位方式,稍有不慎就可能散架。

  盧文勝介紹,傳統的移位作業,通常需要進行托換處理並鋪設下滑道,且建築只能沿著固定的滑道方向進行推拉移動。而石庫門里弄建築密集、巷道狹窄,很難騰挪出足夠的建設空間。作業完成後,須拆除托換梁及下滑道,不僅工序繁複、成本高昂,而且施工過程中的振動較大,産生的固體廢棄物也較多,既不利於歷史建築的精細化保護,也與當前城市更新所倡導的綠色、低碳理念相悖。

  以創新解難題,移位技術研究中心把“步進式自行走”發明逐步升級為“步履式移位”成套技術。採用該技術後,移位工程的安全裕度更高,施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成本也顯著下降。

  步履式移位“機器腳”在華嚴裏等石庫門建築群的移位上大顯身手。只見432個小型步履式移位“機器腳”“鑽”到建築身下,兩兩一組,如同“左右腳”般在數字系統的調控下一組支撐、一組前進,穩穩載著華嚴裏日行10米,先離開原址騰挪到中間址暫留,等地下空間開發好後,再歸原位修繕。現場可以看到,在總控室的精密調度下,建築物下方的“機器腳”不僅能實現靈活進退與旋轉,伺服系統還能實時定位、感知、調控,即便路面不平整,也能確保建築平穩移位。

  在張園東區的開發中,像華嚴裏這樣使用整體移動技術的建築有18幢。建築組團“踩著”步履式移位“機器腳”,“排隊”有序行進、巧妙騰挪,在極度跼踀的空間裏上演著弄堂版的“華容道”遊戲。這片承載著上海城市發展百年記憶的街區,正經歷一場由科技加持的城市更新——通過步履式移位“機器腳”成套技術,將數千噸的石庫門建築群騰挪、讓出空間,同步實現城市歷史建築風貌區保護修繕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巧妙融合、協調發展。

  重新歸位的石庫門建築群,不僅清晰映照出上海百年變遷歷史風貌,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用科技呵護歷史建築、以智慧締造美好未來的發展理念。盧文勝説:“讓歷史街區‘活’起來,科技是關鍵保障。”

  堅持“最小干預、古今交融”的古城保護理念——

  巧妙運用三維掃描、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為古建築修繕提供精準數據

  位於拉薩老城區的八廓古城,是不少遊客到訪西藏的第一站。近年來,隨著科技手段的深度應用,八廓古城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同時,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藏式古建保護與發展的新典範。

  “在古城中旅拍,與歷史和美景的親近、相融,令人難忘。”加央達熱大院門口,打卡八廓古城,北京來的遊客馬小姐很開心。

  大院門口,懸挂著印有二維碼的銅牌,一掃便聽見語音播報:“加央達熱大院有600年曆史,為藏式風格,居住著藏、漢、回等多民族居民,曾由政府投資重建,在保持原建築面貌基礎上進行優化……”

  八廓古城管委會主任鄧劍鋒介紹,八廓古城核心區的1.33平方公里內,有超1300座(棟/構)各類建築,包括56座古建大院、381座居民大院,更是6.24萬各族居民共同的家。“歷史的真實性、風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續性,這三條原則貫穿于八廓古城核心區保護工作中。”

  堅持“最小干預、古今交融”的理念和“保護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在對八廓古城的保護過程中,拉薩市巧妙運用三維掃描、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為古建築修繕提供精準數據支持,確保修繕工作科學、精準地推進。面對地基沉降、局部損毀的情況,速凝水泥、阻燃材料等新型建材也被廣泛應用,不僅實用、美觀,還兼具消防功能。

  地上,人流預警監測、路燈智慧管理;地下,智慧水務系統、燃氣感應提示,整合各類信息平臺搭建起的數字古城系統讓古老街區更智慧、更安全、更方便。

  年過七旬的居民巴桑,在拉讓寧巴達熱大院居住了一輩子。談及生活變化時,他言語中透露出滿滿的幸福感:“改造前大院裏條件簡陋,改造以後這裡環境變好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也越來越高了。”

  如今,八廓古城嘗試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積極引入咖啡館、書店、民宿等設施。拉讓寧巴達熱大院成了“網紅大院”,超過15家旅拍工作室入駐其中,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攝影天地”。

  鄧劍鋒説:“保護古城不是生硬地留住古建築,更要注重保留傳統的居住方式和人文氣息,科技賦能讓古城成為活的歷史書,散發出人間煙火氣。”

  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

  可燃氣體報警裝置能夠直接關閉液化氣閥門,並自動撥打電話報警

  起火、燒油,“吱啦”一聲,食材下鍋。不一會兒,幾道小菜新鮮出爐,熱氣騰騰,色香味俱佳。中午,看到不斷光顧的食客,李旭東手腳不停,笑容滿面。

  3年前,李旭東在安徽合肥長豐縣金大地翡翠公館小區,經營起一家夫妻店,主營盒飯快餐。

  在居民區做餐飲,安全是躲不開的難題。“我們店面小,風險最大的是液化氣。不過,現在我完全不用擔心,因為報警器會給我‘打電話’。”李旭東掀開廚房的門簾,來到煤氣罐旁蹲下,指著墻角處的一個巴掌大小的圓形設備説,“這是液化氣泄漏報警器,和灌裝燃氣連接,一旦檢測到液化氣泄漏,就會直接關閉閥門,並且撥打我的手機號碼。”

  長豐縣住建局公用事業科科長姚德松介紹,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長豐縣陸續為工商戶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目前已經安裝約4000戶,主要涉及餐飲、養老機構、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食堂等。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監測中心,大螢幕上,燃氣、排水、供水、橋梁等數據實時滾動,數十名工作人員監測著實時數據,李旭東店裏的信息就在其中。

  “目前,安徽省統一建設了瓶裝液化氣全流程綜合監管平臺,在這裡,可以實現瓶裝液化氣的儲配到回收全流程監管,一旦出現安全風險,可以第一時間反映,第一時間協調相關單位,迅速處理。”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監測中心副主任李旋説。

  著力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離不開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支撐。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增強城市發展韌性,一直是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的目標。

  “不同城市面臨著不同的安全需求,這些需求與自然條件和發展階段息息相關。”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袁宏永説,合肥位於江淮分水嶺,兼有南北存在的城市安全問題。近年來,合肥發展很快,人口迅速增加,建築高密度建設,設施高強度運行,會産生很多安全隱患,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顯得尤為重要。

  2015年以來,依託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市啟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合肥逐步建立覆蓋重點領域的全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網絡。推進省市縣三級監測運行體系建設,建立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監測預警聯動響應工作機制。建成了多個重要實驗平臺,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巨災科學中心科研平臺體系,推進城市安全從理論到技術的跨越。

  “接下來,團隊還將推進極端災害預判預警工程建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進一步增強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的技術保障作用。”袁宏永説。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