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創業頻道導航欄_fororder_WechatIMG203

  滾動   |   環球快訊   |   環球專訪   |   政策解讀   | 産業力 |   會員頁面  |  環球健康

首頁 > 環球創業 > 正文
7月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新看點
2025-08-07 09:09:2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韓東林

7月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新看點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上,與會者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諮詢臺觀看倣生人形機器人。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攝

  全球人工智能(AI)在7月的發展像暑期天氣一樣持續火熱,新發佈的模型在迭代中更趨實用化,更多資金流入這一領域,不少國家正陸續出臺政策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關於人工智能的國際合作共識也在逐步形成。

  解決實際問題  新模型更有針對性

  人工智能模型持續迭代,各種版本的評測數值越來越高,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底達到什麼水準?

  谷歌旗下“深層思維”公司7月21日發佈消息説,高級版“雙子座”模型的“深度思考”模式成功解答了2025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6道題目中的5道,共獲35分,達到金牌水準。相關解題方案已在網上公佈且成績已獲官方認證。

  除了通過解答數學難題來展示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力,“深層思維”公司還與來自英國、希臘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埃涅阿斯”,專門幫助歷史學家解讀古拉丁銘文的含義和背景。

  據團隊介紹,他們讓23位歷史學者開展對比實驗,在使用或不使用人工智能輔助兩種條件下研究已知年代的銘文,以此來對比驗證系統能力。結果顯示,“埃涅阿斯”能為90%的銘文研究激發思路,並顯著提升斷代和定位的準確性。此外,專家們判斷銘文年代的平均誤差為31年,而人工智能模型的平均誤差僅13年。

  中國企業推出的人工智能工具也展示了很強的專業能力。7月,阿裏雲的通義千問開源模型團隊發佈了機器翻譯大語言模型Qwen-MT的最新升級版本,可實現92種語言互譯。研究團隊表示,在中英、英德多領域翻譯等任務中,該産品性能顯著優於國外的一些同規模模型。

  推動AI發展  業界和政府齊發力

  據世界經濟論壇官網一篇文章介紹,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公共和私營部門的發展,到204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每年為全球經濟增加高達4.4萬億美元的收入。

  一方面,全球科技企業在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強對人工智能的投入;另一方面,不少國家政府也在政策層面梳理思路,以便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和有效支持。

  在企業界,美國“元”公司最近一段時間高薪聘請多位人工智能行業的頂尖人才,並在公司內部進一步優化人工智能相關業務架構,希望提升整體競爭力。

  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也在為旗下人工智能企業xAI籌措資金,用於更大規模的發展。據《華爾街日報》7月12日報道,馬斯克創建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向xAI投資20億美元,作為後者50億美元股權融資的一部分。

  谷歌公司表示,將在今後兩年向PJM聯合電網公司的輸電網建設投資250億美元,用於推進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

  政策層面,歐盟委員會7月18日發佈了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旨在幫助相關企業履行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相關條款在今年8月2日生效後的法律義務。

  法國政府在7月發佈《勇敢擁抱人工智能(AI):讓AI在所有企業全面推廣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讓100%的大型企業、80%的中小企業和50%的微型企業將人工智能融入日常運營。

  新西蘭推出該國首個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新西蘭科學、創新與技術部長沙恩·雷蒂7月8日表示,政府將提供監管指引,鼓勵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應用。新戰略強調“寬鬆監管”環境,增強企業投資人工智能的信心。私營部門應用和推動人工智能創新將有望帶來新産品和服務,提高效率並優化決策,進而提高生産力。

  讓AI造福人類  國際深入合作

  人工智能領域正經歷産業規模快速擴張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業超3.5萬家,僅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就超5100家。

  要實現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深入的國際合作。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7月下旬在中國上海舉辦,這場盛會以“智慧時代 同球共濟”為主題,匯聚全球頂尖智慧,展示前沿技術,探討治理之道。

  中國政府7月26日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組織。中方初步考慮該組織總部設在上海,希望利用中國特別是上海人工智能先發優勢,凝聚國際共識,促進務實合作,讓人工智能真正造福全人類。

  在國際電信聯盟總部所在的瑞士日內瓦,2025年“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7月11日落下帷幕。本次峰會發佈了《2025年“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對話”聯合主席聲明:推進包容、可信、創新的人工智能治理》,聲明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十大願景,包括從原則走向實踐的務實治理、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包容協作、可持續性、安全標準、算力治理和政策靈活性等。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多琳·波格丹-馬丁在閉幕講話中表示,當人們齊心協力時,對話能夠帶來包容性的合作、具體的行動和希望。“人工智能並非目的,而是一種向善的手段,它將造福全人類,造福世界各地。”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