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格力集團要約收購的長園集團股價在下午的交易中“閃崩”。盤後各種猜測紛起,其中包括“部分要約收購失敗”。當日晚間,長園集團的一則公告,證實格力集團終止對長園集團部分要約收購。
長園集團公告稱,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今年5月18日,格力集團發佈了《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計劃要約收購長園集團不超過20%的股份,要約收購價格19.8元/股,並提示本次要約收購需報送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和事前備案。隨後,格力集團向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報送了《關於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事項的請示》,並於6月12日收到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回復,不同意格力集團報送的收購方案,格力集團因此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6月12日盤後公佈的交易所交易信息顯示,當天,國泰君安證券廣州人民中路證券營業部作為賣一席位,大舉賣出2.17億元,另有一家機構席位出現在賣出方名單上。
格力集團此次要約收購未獲批准,有分析認為可能涉及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在交易所《關於對格力集團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的信息披露問詢函》中,監管特別要求格力集團結合公司、一致行動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公司從事的業務,説明上述主體與長園集團的業務是否存在同業競爭或者潛在的同業競爭,其中包括格力電器近年來開拓的新領域如新能源領域等。而長園集團在電動汽車領域裏有相關的材料業務板塊。
根據要約收購協議,若本次要約收購未達到生效條件,則本次要約收購自始不生效,且收購人格力集團的一致行動人將計劃在要約期滿之日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等方式,減持其合計持有的長園集團全部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5%)。這意味著,接下來格力集團將要為手中的2.05%長園集團股份尋找“接盤俠”。
不過,經歷此事之後,影響長園集團的股權紛爭或得以平息。
此前,沃爾核材與長園集團管理層之間暴發了較長時間的股權紛爭,對公司的經營帶來諸多影響。按照早前的披露,長園集團目前暫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及一致行動人持股24.30%,公司第二大股東沃爾核材及一致行動人持股16.05%(目前已降至10.47%)。若格力集團部分要約收購成功,格力集團將與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長園集團22.05%的股份,持股比例將與前兩大股東較為接近,那麼對於長園集團來説,股權結構依然存在動蕩的可能。如今隨著格力集團部分要約收購的終止、沃爾核材的逐步退出以及格力集團現有2.05%股份的轉讓,紛擾長園集團的股權結構問題有望平靜一陣子。(作者 李小兵)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