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化”眾創空間如何“長大”

2018-07-19 08:38:17 | 來源:工人日報 | 責編:陳晨

  在歷經三年發展之後,“特色”和“專業化”已經成為眾創空間領域熱議的關鍵詞。

  三年前,這個行業隨著“雙創”的興起而迅速升溫,當時的空間載體被稱為“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器”等,在各地呈現井噴式的增長。

  如今,三年時間過去,這個行業也經歷了一輪“高峰-低谷-復蘇”的波動,隨之而來的,是一波新舊更替的玩家,新一輪的行業格局與市場機會。

  告別野蠻生長

  2016年初,一大波孵化器宣佈倒閉,其中包括知名孵化器如“孔雀機構”。當時,很多人驚呼,創業孵化器進入清場階段,眾創空間行業陷入寒冬。

  而此前,在“只要你有好項目,甚至只要有好創意,就可以拎包入駐”這句創業口號的引領下,類眾創空間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一方面既有全國熱潮席捲的聯動效應,另一方面也讓一些從業者為了拿政府補貼和風險投資去趕熱潮。

  然而在快速增長背後也出現了泡沫,隨之而來的是眾創空間載體過剩,數量多卻缺乏品質和效益。不少眾創空間盈利模式單一,還有一些是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後燒錢拼未來。

  “最該為眾創空間埋單的創業者,卻沒辦法去收費。一旦政府資金不下放、不到位,很多生存能力弱的眾創空間,就將難以為繼。”有業內人士認為,眾創空間“空心化”嚴重,不少企業打造眾創空間還停留在僅提供辦公物業上,卻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和創業導師去培育、引導創業者們如何創業,難以真正幫助入駐企業發展,使其淪為一個“空殼”,所以很難“長大”。

  新需求出現

  今年6月,氪空間和WeWork的一系列舉動讓業內人士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復蘇:氪空間在上海拿下近3萬平方米的項目場地;WeWork近幾月在上海的項目前後累計也有12.8萬平方米。

  這一波新的投資和擴展熱潮,還是與行業需求有關。根據相關部門數據,國內目前每年平均新註冊企業增速依然高漲,約為27%。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有605萬新企業進入市場,日均新等級企業達1.66萬戶。

  而隨著需求的變化和升級,創業企業也不斷對眾創空間這種載體提出新的要求。

  雲投匯創始人董剛認為,未來除了投資+服務之外,更重要的是産業協同,可能是投資+産業協同階段,最終形成創投生態圈,覆蓋線上線下,將空間、軟體、産業資源都整合到一起的生態系統。

  在有著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策源地和風向標之稱的中關村創業大街,正是由於有了氪空間、車庫咖啡、3W咖啡等一系列眾創空間的入駐,三年多來累計孵化團隊2459個,其中海歸和外籍團隊315個,獲得融資905個,融資成功率36.8%,總融資額141.8億元,平均融資額1567萬元,融資超過1億元的有50多家,獨角獸企業2家。

  以氪空間為例,作為以聯合辦公為載體、以社群為紐帶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截至目前,氪空間在全國擁有31個社區,已先後獲得數億元系列融資。

  氪空間創始人劉成城認為,當下初創企業的形態發生了變化,體現出團隊小型化和組織分佈化。同時,工作人口越來越向大城市聚集,團隊規模越來越小,人均辦公面積也持續降低。再加上年輕一代從業者對輕鬆自由的辦公環境、氛圍的需求提升,都使得聯合辦公再次面臨機會。

  此外,不僅是小微初創企業,大企業因為經常嘗試新業務,要求組織網絡化和團隊小型化,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大公司也開始將聯合辦公空間作為其傳統辦公室(總部)的靈活補充渠道。

  “我國的雙創工作深化將有三股力量起主要作用:大企業的專業化眾創空間、科技園區的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大學的科技園。”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王德祿認為,企業進行平臺化轉型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大企業做專業化眾創空間,是企業實現轉型的重要途徑。

  細分時代來臨

  在一窩蜂扎推投資創業服務平臺之後,越來越多的平臺開始考慮如何細分經營、差異化制勝。特別是經歷過2年行業低潮期的洗禮之後,從量到質,是行業升級的必然和業內的共識。

  今年5月,在洛陽舉辦的今年首次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備案工作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專業化眾創空間作為重要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通過高效配置和集成各類創新要素實現精準孵化,推動龍頭骨幹企業、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客等多方協同創新,不斷推進科技型創新創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對完善區域和國家創新體系、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

  與此同時,科技部在全國批准建設了50家專業化眾創空間,通過挖掘優秀模式做法,形成示範標杆和先進經驗,期望帶動建設更多的專業化眾創空間的意圖也很明顯。

  種種跡象顯示,隨著各類創新創業載體規模持續擴大,開始呈現多元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態勢,服務業態不斷向更高層次迭代演進。

  目前,眾創空間發展模式多種多樣,有投資驅動型,如創新工場、聯想之星為典型。有媒體驅動型,36氪旗下的氪空間,創業邦為代表,通過媒介傳播,連結創業者和投資機構。還有大型企業自營型,如騰訊眾創空間,微軟雲加速器等。産業鏈服務型則以深圳柴火創客空間、上海新車間、杭州洋蔥膠囊為代表。

  誕生於2010年的3Wcoffee,以咖啡館為經營實體,業務包含天使投資、俱樂部、企業公關、會議組織等,擁有最完善的創業生態圈。不僅解決了企業辦公等硬體問題,還衍生了聯合辦公之外的3W其他服務。還有從地産轉化而來的共享辦公室,更多地以收取租金為主,如優客工場、納什空間,無界空間、WeWork等。

  作為科技部認證的6家國家級眾創空間之一的黃淮眾創空間負責人李聯群告訴記者:“依託豐厚的教學資源,學生通過眾創空間的實踐式學習鍛鍊,有的畢業就當老闆了,取得了不錯的創業效果。”

  3C雲端創投咖啡的差異化競爭則體現為:主要關注成熟公司的新項目投資;鄭州創客空間聯合則主要專注于團隊而不是項目,傾向於為創業團隊提供技術和産品研發的平臺,待成功後再轉介到其他孵化器;UFO眾創空間則提供全週期産業孵化平臺;嘿馬匯則專注于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孵化……

  有專家指出,專業化和特色成為當下眾創空間領域熱議的關鍵詞,充分説明眾創空間急需實現從“大眾化”到“專業化”的轉變,創業者更需要專業精準的細化服務,通過專業人才引領和精耕,使得眾創空間逐漸告別同質化,聚焦産業鏈和細分領域。同時,各個孵化機構之間也可聯合起來,形成集聚效應,完善孵化服務階段,更好幫助創業者。(記者 余嘉熙 通訊員 徐曉露)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