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以來,美元加息以及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等事件使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自第二季度開始進入貶值通道,雙向波動不斷加強。廈門大學經濟學科編制的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顯示,強美元與貿易摩擦下人民幣匯率的國際影響有所下降。
美聯儲加息與中美貿易摩擦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走弱
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正面臨轉向,自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美聯儲已加息7次並開啟“縮表”進程,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等退出極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上升,引發套利資本流出新興市場,流向美國等發達國家;同時,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地緣衝突等使國際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上升,這對匯率、利率以及資産價格産生較大影響,美元等避險貨幣持續升值。
今年3月21日和6月14日,美聯儲連續二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1.75%至2%的水準。無獨有偶,在每次加息的次日,特朗普政府都宣佈了使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措施,3月22日特朗普政府表示將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幾經談判未果,6月15日白宮對中美貿易發表聲明,對1102種産品總額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並於7月6日正式實施。
美聯儲兩次加息與中美貿易摩擦交織使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持續走弱。從3月美元加息和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上半年CEFTS人民幣匯率指數和參考BIS貨幣籃子和SDR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指數卻有升值。到了6月份,人民幣匯率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持續貶值,且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也有下跌趨勢。
未來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平穩
廈門大學的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衡量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其他貨幣的凈影響程度(即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影響減去其他貨幣對人民幣的影響)除以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標準差和受影響樣本貨幣的個數,其經濟含義是人民幣匯率收益率每變化一個百分點,其他貨幣匯率收益率平均凈變化多少個百分點。廈門大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讓匯率市場數據説話,使用每日匯率數據更新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能夠及時地跟蹤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其他貨幣匯率的影響,不僅很好地展示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歷次匯制改革實施後人民幣國際影響力的變動,還可以用來分析重大國際國內經濟事件發生後人民幣對不同經濟體影響力的變動方向和幅度。
自2018年1月19日逆週期因子恢復中性後,人民幣匯率對G20經濟體貨幣及其不同組合的影響總體均出現下跌;強美元與貿易摩擦下人民幣匯率對發達國家貨幣的影響有所下降,而對發展中國家和金磚國家貨幣的影響則保持相對穩定。
展望2018年下半年,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美聯儲繼續加息,外部環境複雜多變,人民幣匯率將進一步承壓。但中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平穩,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德國、法國以及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對人民幣國際化投下信任票。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A股納入MSCI、CIPS二期正式運行,積極跡象不斷展現,人民幣國際化將逐漸回升。(廈門大學人民幣匯率國際影響力指數課題組:周穎剛、王藝明、程欣、揭咏詩)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