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份《中國進口路線圖2018》日前正式發佈。該《路線圖》由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外貿大數據研究所、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大連)自貿區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編制,旨在從規模、比重、增速和進口強度等多角度發掘更新的優質進口來源地、更合理的進口規模和更便利的進口方式。
《路線圖》研究團隊運用大數據技術調用8000多個種類、約1.2億條基礎貿易數據,從日用消費品、國家鼓勵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原材料)、農産品3大類商品中,遴選出30類國內緊缺、急需和必要的進口商品進行重點分析,並對商品的主要進口來源地、進口額、全球貿易流向等進行系統梳理。
數據顯示,中國內地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日用消費品進口來源多元化,但以經合組織成員國為主;農産品代表作物大豆,進口國則集中在巴西和美國。
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外貿大數據研究所所長童友俊説,《路線圖》發佈將有助於進一步優化我國進口結構、促進國內生産消費升級,擴大並提升消費者關心的日用消費品的進口規模和品質,對於優化國際市場佈局、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及多雙邊經貿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記者 顧陽)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