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中國好糧油”供應鏈

2019-12-30 16:36:27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編:王濤

加快打造“中國好糧油”供應鏈

  圖為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王穩莊鎮的中化現代農業MAP示範農場,收割機在稻田內作業。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中國是糧食大國,但還不是糧食強國,糧食産業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對此,我國積極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圍繞“從田間到餐桌”各環節,在優質糧食種植、收購、儲藏、加工、銷售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創新,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加快推動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

  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不足、糧食産品低端“大路貨”多、高端精品少等問題突出,從田間到餐桌的糧食品質安全保障體系尚未建立……糧食産業發展仍存不少短板。為了滿足消費者從“吃得飽”向“吃得好”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2017年以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行“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中國好糧油供應鏈,加快推動糧食産業高品質發展。

  “五優聯動”增加優質供給

  一粒糧食,要經過“産購儲加銷”等環節才能從田間走上餐桌。各地通過“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從“田間到餐桌”各環節入手,促進“産購儲加銷”順暢有序銜接,大力推動優糧優産、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將優質高效要求貫穿到糧食産業發展全過程。

  好糧食是種出來的。目前,各省(區、市)積極推進“優糧優産”,通過建設優質糧源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實現優質糧食種植規模快速增長。湖北2018年已建成優質糧源種植基地700多萬畝;貴州發展糧油優質訂單750萬畝;江蘇優良食味水稻種植面積達1050萬畝;中化農業著力打造“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推廣種植技術,種植優質品種,規模將達3000萬畝。

  “優糧優價”購銷機制逐步建立。隨著消費者對優質糧食認可程度不斷提高,“優糧優價”的收購方式逐步為市場接受,有效推進了糧食市場化收購的進程。吉林探索“吉田認購”專屬稻田訂制模式,優質品種水稻價格遠遠高於稻穀最低收購價;內蒙古、遼寧、安徽、江蘇、江西、湖南等主産區品牌糧食産量增加,市場化收購價格均有所提高,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

  “優糧優儲”讓儲糧品質不斷改善。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優質糧食經營企業自覺實行倉儲規範化管理,按照糧食品種及等級分倉儲存,提升精細化作業水準,有力保障了優質糧食的儲存品質,增強了市場議價能力。四川省積極探索推廣綠色低溫儲藏,實施低溫庫建設項目150個,保證了高品質、高營養、高效益和低損耗、低污染、低成本。遼寧、廣東等地倉儲企業開展ISO管理體系認證,推動品質管理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提高精細化管理水準。

  “優糧優加”有效提升産品品質。各省份結合地域優勢和産品特點,走“標準引領”“以質取勝”之路,提高糧食加工水準。江蘇、黑龍江、山西、廣東、吉林、廣西、湖南、江西、山東等地積極制定地方優質糧油團體標準,強化標準引領。同時,部分示範企業大力推廣糧油産品適度加工,加大生産設施技改力度,提高糧食加工智慧化水準,提升了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增加了優質糧油産品供給。

  “優糧優銷”品牌效應初步顯現。在鼓勵企業建設和提升優質糧油品牌的同時,各地積極推廣和宣傳特色公共品牌。“廣西香米”“吉林大米”“天府菜油”“山西小米”等糧油公共區域品牌的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搭建“好糧油”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構建經濟高效的優質糧食銷售渠道,不斷提高優質糧油的市場覆蓋率和佔有率。廣州糧食集團積極探索“互聯網+門店”運營模式,3年間電商銷售增長10余倍。甘肅省蘭州市推廣“放心糧店+主食廚房”模式,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惠民工程。

  “三鏈協同”創造發展優勢

  糧食産業鏈條短、效益低、競爭力弱是當前我國糧食産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在糧食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這“三鏈協同”中培育新動能顯得尤為重要。

  山東濱州市是傳統農業大市,也是糧食加工轉化大市,域內聚集著西王集團、渤海實業等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160多家。該市在深入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過程中,突出高點定位、龍頭帶動,延伸拉長産業鏈實現“全”、融合提升價值鏈實現“增”、優化升級供應鏈實現“新”、産業集群集約集聚實現“強”、種植結構調整實現“優”。2018年該市糧食産業實現總産值1010億元,糧食加工轉化增值率達3.4:1,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湖北京山市連續多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單位”,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稻米加工強市”。近年來,該市以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認真實施“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採取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模式,全力打造高品質高價值供應鏈。2018年,該市落實優質稻種植面積94萬畝,加工優質大米33.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8.7億元。

  “要更加注重‘三鏈協同’,進一步推動糧食産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不斷提高糧食産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説,要加快發展精深加工,有序引導糧食加工向醫藥、保健、化工等領域延伸,促進初級加工、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協調發展;要開展“互聯網+糧食”行動,探索推廣手機售糧、網上糧店、農商直供等新業態;要優化糧食産業區域佈局,支持主産區依託縣域培育糧食産業集群,盡可能把産業鏈留在縣域。

  行動計劃仍需紮實推進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背景下,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實現優質優價,滿足居民營養健康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已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韓衛江表示,要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紮實推進“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健康中國戰略。

  但是,應該看到,在“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有些地區實施的路徑節點不夠明確,對政策理解不到位,支持方向有偏差,指導力度有待加強;有些地方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的具體辦法還不夠多,對真正具備發展潛力的企業挖掘不深、不充分,投資力度有待擴大。

  對此,韓衛江表示,“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仍需紮實推進,要想達到目標還需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要統一思想認識,要認識到優質糧食工程特別是“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糧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自覺把“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抓實。

  其次,要加快實施進度。緊扣“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的主題,聚焦“保障安全、提升品質、改善營養”,對實施主體督促檢查,及時掌握動態情況,加快推進項目。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及時到位。

  第三,要適時開展“中國好糧油”産品遴選、發佈和動態管理,各省(區、市)糧食和儲備局(糧食局)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省級“好糧油”産品標準和遴選辦法,組織省級“好糧油”産品遴選。

  第四,要圍繞延伸糧食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培育壯大一批龍頭骨幹企業,促進糧食“産購儲加銷”體系建設和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廣一批先進典型,在全國形成百個典型示範縣、千個先進示範企業(合作社)、萬個樣板店和一大批知名品牌的“百千萬”典型引領示範格局。(記者 劉慧)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GE Ontime_fororder_123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