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近日召開製造業單項冠軍經驗交流會,公佈入選第4批以及通過復核的第1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名單。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優質企業培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發揮著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4年來,先後遴選了4批共256家示範企業和161項冠軍産品。
“優質企業既包括主業突出、綜合實力強,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航企業,也包括在細分領域全球領先的單項冠軍企業,以及國內領先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王江平説。
數據顯示,製造業單項冠軍平均研發強度為5%,研發機構擁有率為97%,分別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準的5倍和7倍;研發人員佔比達19%,約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的2倍;平均擁有有效專利465項,遠超一般製造企業水準。
從市場地位看,製造業單項冠軍主營産品的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三位,主營産品出口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近30%,其中輕工、電子器件行業超過40%。
此外,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利潤率達7%至21%,高於製造業3%至5%的平均水準。單項冠軍近三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是23.6%,銷售利潤率是11.1%,分別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水準的6.6倍和2倍。
“這些數據説明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的品質效益和抗風險能力更加突出,單項冠軍客戶資源穩定,效益水準良好,自有資金相對充足,在市場逆境中體現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王江平説。
從産業領域看,除傳統産業領域外,在精密光學、精密軸承、液晶顯示模組等先進製造和新興領域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單項冠軍企業。從企業規模看,單項冠軍企業中大型企業佔85%,中小企業佔15%。從區域分佈看,浙江、山東、江蘇、廣東擁有的單項冠軍數量最多,單項冠軍地域分佈與各地製造業發展水準基本一致。從企業所有制情況看,民營企業佔62.7%,是專業化發展道路上的主力軍。
總體看,單項冠軍企業帶動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通過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上下游企業合作,引領産業鏈和産業集群水準整體提升。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仲介紹説,單項冠軍工作要進一步聚焦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高端裝備以及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驅動製造業基礎能力再造,形成從小巨人、單項冠軍到技術創新應用示範一體化企業創新發展的培育體系。(記者 黃鑫)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