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5月24日消息,央視大型工業紀錄片《動力澎湃》日前播出第六集《數字新引擎》,聚焦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新科技,解密推動社會破浪發展的動力引擎。
央視大型工業紀錄片《動力澎湃》
在本期節目中,騰訊雲大數據中心産品T-Block和邊緣數據中心産品Nano T-Block攜手亮相,為觀眾揭秘了數據中心在經濟社會發展背後的動力價值。
《數字新引擎》片段
數據中心斷電怎麼辦?
大數據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數據中心作為承載數據的底層基礎設施,需要對數據安全以及業務的連續性做好絕對保障。騰訊雲重慶數據中心是目前西部最大的單體數據中心,運營著超過20萬台伺服器,相當於600萬台電腦的處理能力,最大數據存儲量高達1億8千萬TB,並關聯上百家大型企業和超過3億的互聯網用戶。
在節目中,騰訊雲數據中心工程師劉垚與團隊同事進行了一次數據中心備用電源的啟動演練,最終在30秒內所有發電機組全部完成啟動並達到額定功率,能夠支撐數據中心滿載運行。
《數字新引擎》片段
據了解,這樣的斷電演練屬於騰訊雲數據中心日常運營演練中的常規項目。除人工巡檢和演練外,騰訊數據中心還將自身20餘年的機房運維經驗通過演算法沉澱,打造了一整套名叫“騰訊智維”的智慧化的運營運維保障體系,來保障所有數據中心具備同樣優秀的運維能力。
目前,騰訊智維已經部署在騰訊雲遍佈全球27個地理區域的62個可用區,這意味著即便數據中心發生斷電等意外情況,騰訊雲數據中心也能完全保證用戶業務的連續性和數據的安全性。
計算能力下沉,讓沙漠科研快一點
2009年,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研發出了力學約束材料,可以使沙子之間産生持久的約束力,進而使沙子長時間具備保水保營養能力。2017年,他領銜的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研團隊,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開墾出了4000畝的試驗田,最終試驗獲得成功。
為了進一步探索適合沙漠地區低耗、高産、綠色的種植方式,並對項目成果進行規模化和産業化推廣,科研團隊需要對大氣環境、土壤、水質以及生物量等數據進行研究積累,而在沙漠中進行海量的數據採集、篩選、分析成為了技術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重慶交通大學與騰訊在2019年簽署合作協議,借助騰訊雲在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AI、IoT等方面的先進技術解決科研瓶頸,推動項目成果加速落地。騰訊雲數據中心高級架構師劉靈豐在節目仲介紹,為了解決沙漠中網絡的限制,騰訊雲為沙漠項目定制了由物聯網感測器、邊緣網關以及一體櫃組成的邊緣數據中心騰訊雲Nano T-Block,將數據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全部下沉到沙漠現場,讓科研團隊可以就近的進行數據的清洗、處理和計算。
《數字新引擎》片段
如今,借助騰訊雲邊緣數據中心Nano TBlock 24小時不間斷的數據處理能力,原來4個月科研計算量最快1小時可以完成,同時科研團隊數據採集範圍能夠擴大20倍以上,數據的精細程度可以增加2-3個數量級。此外,騰訊智維和騰訊雲邊緣數據中心NanoT-Block在2021年數據中心高品質發展大會上分別獲得了傑出創新先鋒獎和卓越創新先鋒獎。
2020年,騰訊宣佈未來5年投資5000億元佈局新基建,發展産業互聯網。其中,數據中心是騰訊雲新基建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未來,騰訊雲將始終秉持開放的心態,與生態夥伴共同推動先進數據中心産品和技術在産業中落地,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圖文/陳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