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鋁業變“綠業”靠什麼
2023-11-20 10:06:13來源:人民日報責編:田蜜

  傳統鋁業之變,靠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理念的指引,靠數智化生産管理模式的支撐,靠放大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

 

  啥是“綠鋁”?不久前,記者走進廣西百色廣投銀海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探究竟。車間裏,幾十台電解槽正將氧化鋁粉末電解成符合純度要求的鋁液,每隔24小時,沸騰翻滾的鋁液就會被取出,送往下游的鑄造加工企業。電解槽所用電力一半以上是清潔能源,先進技術將電流效率穩定在93.5%,綜合交流電耗呈下降趨勢。

  採用清潔能源、推動清潔生産、碳足跡可追溯,使銀海鋁業電解鋁項目獲得全國首個“綠鋁”碳標簽試點證書。換言之,企業能拿到“綠鋁”碳標簽,意味著鋁産品生産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大降低。鋁業變“綠業”,為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寫下生動注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産國。電解鋁生産用電量大、用電成本高,是我國工業領域碳排放治理的重點。實現“雙碳”目標,要求鋁業必須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增強綠色轉型的自覺性,靠理念引領。“綠鋁”碳標簽用於記錄鋁産品在生産、物流和消耗過程中的碳排放總量,有助於加強鋁産業鏈的碳排放管理,推動全産業鏈從高耗能轉向高節能。這個“綠鋁”碳標簽,不是“要我拿”,而是“我要拿”,企業心裏把賬算明白,思路更清晰,步子才會更堅定。以銀海鋁業為例,同樣的鋁合金板,國內外很多客戶只選“綠鋁”,市場用腳投票;採用清潔能源,企業一年可節省電費4000萬元至5000萬元,收穫直觀效益。當綠色發展成為全社會共識,積極發展綠色技術、綠色産品成為行業共識,企業如果刻舟求劍,發展就會受限。把産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産業,紮實推進鋁業高品質發展,才能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後勁,塑造中國鋁業新的國際競爭力。

  贏得綠色轉型的主動權,需技術賦能。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有助於將“施工圖”落地。經過數智化改造的生産車間裏,電解槽運行、智慧電錶等,可通過工業軟體和相關設備採集節能數據;建立氧化鋁濃度、陽極效應等抽象模型,在相應APP上能實現實際生産數據可視化……用好技術工具、升級製造裝備,可為綠色轉型添助力。從實踐來看,順勢而為、銳意創新,生産管理的數智化,讓減碳效果可計算、可追溯、可評估,既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注入動能,也為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夯實底座。

  逐“綠”前行,還要堅持系統思維、向內挖潛,通過循環經濟把鋁“吃幹榨凈”。行走百色,可以看到一條正被延長的鋁産業鏈:鋁材加工産生的邊角廢料,重熔再加工,“新生”為鋁錠和鋁棒;氧化鋁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固體廢棄物赤泥,提取出金屬鐵等産品後,用作建材原料、路基材料等。再生鋁及相關衍生品,助力鋁循環成為“綠循環”,補上了産業鏈的薄弱環節,壯大了循環經濟,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這也印證著,綠色發展是用最少資源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經濟社會效益的發展,是全産業鏈的優化升級。

  轉型升級是企業的必答題,更是産業經濟的著力點、地區發展的突破口。傳統鋁業之變,究竟靠什麼?靠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理念的指引,靠數智化生産管理模式的支撐,靠放大資源循環利用的價值。實踐啟示我們,處理好理念與行動、方向與方法的關係,錨定目標、創新路徑,才能更好實現質與量的提升。

  如今,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板、山林間的風力發電機等,都在為百色的鋁業注入“綠電”。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樹立全産業鏈思維,我國鋁業綠色轉型的新“鋁”程定會綠意盎然、更加出彩。(人民日報廣西分社記者 鄭壹)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