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打造共享空間 助推項目落地 探索德國柏林創新社區的孵化“密碼”
2025-05-06 09:55:13來源:人民日報責編:田蜜

打造共享空間 助推項目落地 探索德國柏林創新社區的孵化“密碼”_fororder_4ad68ec4-5396-4bcc-b971-ae09b3782c01

  德國柏林有“歐洲矽谷”之稱,是德國乃至歐洲的創新創業中心。德國初創企業協會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共有498家初創企業在柏林成立,每10萬居民新創立13.2家初創企業,初創企業數量和創業密度都居德國城市首位。柏林創新社區是德國成立最早、最具標誌性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之一(見圖,本報記者劉赫攝)。本報記者日前前往柏林創新社區,探訪這裡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從廢舊廠房走出來的創新社區

  1.6萬平方米的六層磚樓,外墻上寫有醒目的“工廠”字樣。步入這棟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工業建築時,可以感受到一系列巧思設計:自然光透過落地窗灑落在寬敞的共享辦公區,復古的水泥墻上挂著現代照明設備,幾幅藝術家的畫作點綴其間。步入露臺,咖啡香漫溢。抬眼望去,柏林墻遺址近在咫尺……科技與藝術、歷史與創新在這裡融合交織。

  29歲的創業者馬克斯·費舍爾站在玻璃房內的一塊白板前,用馬克筆圈出“用戶增長曲線”。他的團隊成員圍坐在一張木質長桌旁,桌上散落著咖啡杯和思維導圖。玻璃房外的另一側,幾名工程師和設計師正就一款人工智能醫療産品的設計草圖進行討論。幾個單人工作間幾乎滿員,有人專注地敲代碼,有人正在剪輯視頻。

  類似工作場景是創新社區裏的常態。充滿激情的創業者們夢想著自己的創意通過商業模式得以孵化。

  這裡原是一座廢棄的啤酒廠。2014年,創新社區創始人烏多·施洛默對其進行了翻新改造,期望創建德國首家國際科創企業社區。多年以後,願景成真。創新社區已成為德國最受歡迎的科技公司創業空間之一。根據德國“創業界”網站發佈的報告,約19%的柏林創新企業在此安家。包括Mozilla(火狐瀏覽器的開發機構)、SoundCloud(總部設在柏林的全球音樂分享和流媒體平臺)等知名公司都曾聚集在這裡。

  目前,創新社區在柏林和漢堡設有園區,匯聚了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0多名會員、超過150家初創企業。截至2023年,社區幫助初創企業募集了約56億歐元的創新基金。創新社區首席執行官齊諾·索伊卡表示,希望為不同領域、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業公司打造一個獨特的共享空間,促進創業者、投資者與創意人才協同合作,孕育歐洲下一代科技領先企業。

  以“商業俱樂部”建構創新創業生態

  有別於傳統的創新孵化器,柏林創新社區通過“商業俱樂部”模式,建構相互聯動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跨界與聯結,是創新社區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印象。

  據創新社區市場部項目經理黛娜·蓋伊介紹,社區採取會員制,前期將篩選有潛力的創新項目,併為入駐會員提供共享辦公空間,支持固定工位、私人辦公室及定制化會員套餐,解決初創企業早期痛點。創業者尼爾斯説:“創業之初,我們就像嬰兒一樣,需要得到更多呵護。找到一個自由靈活、可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辦公環境很重要。”

  接下來,創新社區為各方牽線搭橋,推動創新項目的商業化落地。社區每年舉辦400多場俱樂部活動,組織創業路演培訓、投資者反饋會、內容創業論壇等,幫助企業了解孵化流程、提供合作氛圍。柏林園區還為國際創業者提供免費的德語學習項目,幫助他們更快融入本地生活。今年,創新社區將與德國知名人才協會合作,在漢堡舉辦“人工智能馬拉松”挑戰賽。針對參與企業提供的數據和運營中遇到的難題,參賽者需要在24小時內提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在這樣共創與賦能的環境中,眾多企業加速成長。會員Vyking是一家科技時尚創新公司,2017年在園區成立。公司瞄準時尚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依託AR(增強現實)、3D建模、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等前沿技術,提供可跨平臺集成的在線虛擬試穿體驗服務,客戶包括電商平臺、移動端應用及實體零售店。公司還研發了適用於線下門店的“AR穿衣鏡”,消費者在店內完成一次數據匹配後,便可在線查看不同新品在自己身上的穿戴效果。據介紹,Vyking已與多家全球知名時尚品牌建立合作,目前月均使用量達到1300萬次,覆蓋80多家平臺和2萬多件商品,發展速度快,成長潛力大。

  除了線下創業集群,創新社區還建立了一個由5萬多名智囊組成的國際網絡系統,該系統將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商業、創意人才聚集在一起,實現跨地域、跨行業、跨規模的知識共享、協作互動。“通過這樣的網絡,有新想法的人可以互相認識,産生聯結,這些聯結又碰撞出新的想法,誕生新的創意和項目。”蓋伊説。

  “雙向賦能”初創企業與行業巨頭

  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維·伯奇提出“瞪羚企業”概念,特指那些成長迅速、創新能力卓越、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型企業。作為初創企業和獨角獸企業的中間梯隊,瞪羚企業成為創新鏈條的重要一環。同時,瞪羚企業等創新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資金不足、管理經驗有限、不確定性強等挑戰。

  創新社區自成立之初便同步引進大型企業。通過精準匹配,社區促成瞪羚企業等初創企業與行業巨頭“邂逅”“聯姻”,既助力初創企業加速成長,也推動傳統企業創新轉型,實現“雙向賦能”。

  為提高合作成功率,創新社區會提前調研大企業的創新需求,定向匹配10—15個創新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後,雙方將繼續探討合作機制與市場模式。在此過程中,創新社區承擔著推動者、擔保者甚至監督者的多重角色。谷歌是最早與創新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的大型企業之一,其初創企業孵化器的德國中心就設在園區內。谷歌初創企業孵化團隊市場主管梅拉·弗蘭克表示,雙方的合作不僅是資金與空間的結合,更是技術、人才與生態的深度整合。

  “園區中不僅有德國本土公司,也聚集了來自美國、英國、瑞士等的國際初創企業。”在採訪中,蓋伊多次提到國際合作對創新生態的重要推動作用,“我們也非常歡迎中國的創業者和初創團隊加入,共同探索新的可能性。”

  政府加強相關政策扶持,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加速奔跑”。2022年7月,德國內閣批准政府首個全面初創戰略,涵蓋對初創企業加強資助、幫助吸引人才等10項行動。2023年,德國聯邦政府又通過“未來研究與創新戰略”規劃,以基礎研究為起點,構建覆蓋整個創新過程的技術轉移與創新生態系統。在資金支持方面,德國政府推出多個專項計劃。比如,有專門扶持初創企業的“未來基金”,計劃到2030年為初創企業提供100億歐元資金支持;歐洲創新理事會下設的基金,專門用於支持從事突破性顛覆性創新的企業;還有面向快速成長企業的特別基金。

  歐洲專利局近期發佈的2024年專利指數報告顯示,德國2024年共申請約2.5萬項專利,數量居世界第二。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2025年創業報告指出,德國初創企業在2024年吸引了超過70億歐元的投資,同比增長17%。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趨勢與創新探索主管菲利普·克韋內爾表示,初創企業代表著創新——新理念、新技術、新人才,對激發德國未來經濟活力發揮著關鍵作用。(記者 劉赫)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