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構建梯度培育體系 青島高新區引領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
2024-05-28 09:30:44來源:科技日報責編:田蜜

構建梯度培育體系 青島高新區引領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_fororder_4386339_lix_1716543952083_b

圖為青島海納能源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工業潤滑油在線凈化設備。肖玲玲/攝

  渾濁的廢潤滑油流入一台電吸附凈化設備,經凈化處理後,變得澄澈透明。這是記者5月20日在青島海納能源環保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能源環保)看到的一幕。

  位於青島高新區的海納能源環保是一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司專注細分賽道,獨創物理提純分離材料與技術,填補了廢油循環利用行業的空白。

  海納能源環保是青島高新區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高新區通過構建特色企業培育體系、打造高能級孵化器、優化金融服務等措施,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推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數據顯示,2023年,青島高新區成功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累計達到253家;成功申報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一批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企業借勢成長,成為推動高新區高品質發展的“生力軍”。

  滿足企業需求

  青島高新區經濟發展部企業服務三部主管張開光介紹,為打造專精特新企業集群,青島高新區健全“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並針對各類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精準施策,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

  海納能源環保項目發展中心負責人華倩介紹,他們雖然手握“獨家絕技”,得到很多客戶青睞,然而其業務大多在山東省外,如何撬動青島本地市場是一大難題。

  青島高新區管委會得知這一情況後,梳理了區內製造業企業需求,牽線搭橋幫助海納能源環保對接本地客戶。

  根據青島高新區企業的需求,海納能源環保研發了廂貨車移動式凈化設備,可直接開到企業車間提供油品凈化服務。青島力克川液壓機械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成為海納能源環保在青島高新區的客戶。其中,海納能源環保提供的廢舊工業潤滑油駐場凈化還原和循環再利用服務,幫助青島力克川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回收利用90%的廢液壓油,節省了70%的新潤滑油採購成本,每年減少約40噸二氧化碳排放。

  建設孵化載體

  在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過程中,孵化器的角色至關重要。青島高新區發揮優勢,結合專精特新企業成長需求,打造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孵化載體,讓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具備專精特新的基因和實力。

  在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精準孵化下,道蒞智遠科技(青島)有限公司快速發展。公司研發出高性能控制器,破解新能源控制領域的關鍵難題,並完成國內首個單體最大風電場的國産化改造項目。公司落戶高新區第一年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兩年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並獲評2023年度青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滕雲楓介紹,他們引導在孵企業專注細分市場研發專項技術,對有科技含量、成長空間大的在孵企業和項目量身定制孵化計劃,加大政策、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的幫扶支持力度,推動在孵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注入金融“活水”

  為帶動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青島高新區量體裁衣,精心完善要素保障。

  在金融服務方面,青島創新推出“高新貸”“批髮式融資”“科技信貸風險池”等融資産品,出臺《青島高新區關於科技金融扶持政策的實施細則》等政策,組織10支金融輔導隊與企業進行“點對點”對接,幫助企業獲得銀行融資超過3億元。

  作為青島高新區重點扶持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之一,青島健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來,包攬第六屆(2023)中國醫療器械創新創業大賽冠亞軍,獲批多個重點項目,實現了快速發展。

  “青島高新區全方位扶持企業發展,不僅幫助我們解決研發實驗場地,還給予3000萬元政府投資基金,解決資金難題,也為我們後續融資打下良好基礎。”青島健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馮慶宇説。

  青島普瑞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高新貸”受益企業之一。“研發新産品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我們由於缺少抵押物,按照傳統模式很難貸款。青島高新區主動對接,幫助我們成功申請到500萬元‘高新貸’,讓我們對繼續加大産品研發投入充滿底氣。”公司總經理王新明説。

  “下一步,青島高新區將繼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加強政策引導扶持,讓專精特新企業茁壯成長。” 青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盧陽表示。(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肖玲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