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産業園一角。李炎/攝
走進江西南昌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産業園,一座表層“蕩”起藍波、宛如“萬鶩齊飛”的建築映入眼簾。這裡是江西洪城康恒環境能源有限公司。“年處理100萬噸生活垃圾,佔全市60%,發電量達4.5億千瓦時。”公司副總經理龔宇亮告訴記者。
來到廠房五樓,身穿藍色制服、現年48歲的李曉勇端坐在操作椅上,一絲不茍地盯住眼前的玻璃墻。透過玻璃幕墻望去,眼前是一座高達40多米的垃圾倉。仰頭看,垃圾倉上方的軌道下,挂著一隻“大鐵爪”,全靠李曉勇手中的操作桿控制,猶如一個巨型“娃娃機”,上下左右,輕輕移動。據介紹,倉內的負壓環境保證了異味不會外泄。“別小看這傢夥,一吊能抓起8噸垃圾。”李曉勇淡定自若。他曾在離此處800多米的麥園垃圾填埋場工作了近10年,“開吊機”對李曉勇來説可謂輕車熟路。
從與垃圾“親密接觸”到“隔窗相望”,李曉勇感慨:“不僅沒有了臭氣熏天、黑水橫流,還能變廢為寶,燃燒發電。我的工作原來不止除廢,也可供能!”
“沼氣和垃圾焚燒可直接用於發電,爐渣可用作建材,飛灰通過脫硝脫酸除塵去除二噁英。”龔宇亮解釋,先進的處理工藝不僅能實現焚燒供能,還能做到無害處理,真正實現“垃圾”變“綠電”。如今,廠區每天發電量140萬千瓦時,120萬千瓦時可輸送電網,能解決12萬戶居民用電。
麥園垃圾填埋場,作為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堆埋場地,從1997年開始承載了洪城數百萬居民近24年的1700萬噸垃圾。
改變,始於2020年。政府著手對這座規劃填埋期30年的垃圾場開展提前封場,並累計投入約25億元打造固廢處理循環經濟産業園。
如今,沿著盤山公路蜿蜒向前,滿目青翠,空氣中並無絲毫異味。記者站在120米高的山頂觀景臺向下俯瞰,山坡上,或覆以綠網,或覆以蓋膜……
覆膜是為解決“水”和“氣”的問題。覆膜後,既防止異味散逸,縱橫交錯的黑色管道,又便於沼氣收集。“高峰時,每天可收集18萬立方米。”江西鼎元生態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威説,山坡下配套了兩個沼氣發電廠,山坡邊挖了不少排水溝,滲濾液和雨水實現了分離,堆場的滲濾液被收集到調節池中,得到過濾清潔。
可喜的是,降解相對完全的場地,並未閒置。不遠處的山坡上,一萬多塊光伏板在藍天下閃閃發光,正在“積蓄能量”。“土層、濾網、PE膜、碎石層……這80畝光伏基地下,鋪設9層‘防護網’。”熊威説,“未來,該基地可擴建至600余畝;屆時,預計共安裝光伏板50兆瓦左右,年發電量達5000萬千瓦時。”
當前,園區通過3條專用線路上網,在並網辦電的過程中,國網南昌供電公司綜合項目特點,開闢綠色通道,對上網線路開展了綜合整治和提升改造,保障綠色電能順利上網。(記者 王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