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産得出”更要“賣得好”
2024-12-09 09:09:16來源:人民日報責編:田蜜

  近段時間,大大小小的農産品産銷對接活動、推介會紛紛舉辦,不少地方借助展會平臺將特産推向更大市場。如何將農産品豐收轉化為農民增收,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過去我們講農業,大多説的是農業生産。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出不少具有當地特色的産業,特色農産品供給量不斷提升。但從市場規律來看,由於滯銷等因素,豐收未必會帶來增收。以大農業觀重新審視農業生産,從産業鏈來看,發展農業不僅需要産前、産中環節做好良種繁育、農資供應等,産後的儲藏、流通、行銷等同樣重要。農産品季節性強,如果不提前規劃,到收穫時再找銷路,容易賣不上價。所以,讓優勢産業成為富民産業,銷售是關鍵環節。從功能性來看,農業具有保障重要農産品供給的功能,也具有穩定農民就業、實現農民富裕的功能。讓農業生産為農民帶來收益與實惠,是發展農業的題中應有之義。

  我國地大物博,並不缺少特色優質農産品。今年初,“南北換禮”在網上走紅,黑龍江蔓越莓、四川魚子醬等“隱藏款”特産,讓本地人驚嘆“還有多少驚喜是我不知道的”。可見,我們缺少的不是産品本身,而是發現好産品的機會。如何讓更多優質農産品被看見、賣個好價錢?

  農産品賣得好,需要多些“有意為之”。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所謂“穩定”未必是固定某一銷售渠道,也可以是動態穩定。比如,此前的採購商出了變故,能迅速找到新採購商,把産品賣出去。這靠農民自身很難做到,要靠高效的産銷對接平臺支撐。辦推介會、展銷會讓農産品“走出去”,同時邀請外地採購商“走進來”,實地考察農産品情況;打造交易會、博覽會等線下交流平臺,同時建立溝通産銷雙方的線上平臺……這都需要有關部門主動作為、牽線搭橋。

  農産品賣得好,還要能抓住機遇、借勢“破圈”。互聯網時代,農産品有了更多“被看到”的可能,各地也不斷創新做法,如直播帶貨、推動農文旅融合等。但互聯網的“爆點”往往是隨機的,怎樣把流量引導到本地産品上、實現銷售“長紅”?比如,山西隰縣玉露香梨在業內頗具名氣,但消費者知之不多。隨著國産遊戲《黑神話:悟空》走紅,更多消費者了解到玉露香梨這一優質農産品,流量得以轉化為持久的購買力。

  更為關鍵的是,農産品賣了好價錢,還得實打實裝進農民的腰包裏。應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農産品銷售帶來的産業增值收益。在産地,農戶一家一戶售賣往往沒什麼議價權。如果只看終端行銷效果,很容易出現終端價格上漲、農民收入卻沒有明顯提升的現象。因此,農戶也可以通過合作社、聯合社等方式抱團取暖,更好産生集聚效應,在銷售時有效把握議價權。

  期待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助力農産品賣得更好、農民多得實惠。(文/趙宇恒,摘編自《農民日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