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墻之隔,溫差將近30攝氏度。在甘肅省蘭州新區花卉産業基地,室外最低氣溫已跌破零下10攝氏度,花圃內卻暖意融融,朵朵玫瑰含苞待放。採摘鮮花、裝車轉運、分揀包裝……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
平均海拔1900米、氣候冷涼、空氣濕度低,蘭州新區發展傳統農業的自然條件並不算好。有沒有把氣候劣勢變為生産優勢的“妙招”?溫室技術的“加持”讓蘭州新區找到了一條新路子。“2018年起,蘭州新區陸續投資建設了45萬平方米的智慧溫室,用於種植玫瑰花。”蘭州新區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李宗俊介紹,由於這裡氣溫低、降水少、光照強,種植的鮮花病蟲害少,不易腐爛。
智慧溫室內,精密感測器實時監測、收集數據,自動控制水、肥、氣、熱等,讓玫瑰花在適宜的環境中茁壯生長。“鮮切玫瑰可以全天候、全季節生産,畝均産值是傳統作物的幾十倍。”李宗俊説。
單位産值提高的同時,投入成本不斷降低。“集團與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開展品種研發、種苗培育、節能降耗技術攻關,實現節水30%以上、省肥近一半。”蘭州新區農投集團總經理邱豐東説。如今,蘭州新區年産鮮切花近億枝,産值破億元。
生産如火如荼,銷路如何拓展?
“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這是剛剛採摘的玫瑰花,花朵鮮艷、香氣濃郁。”鏡頭前,幾名主播正熱情地介紹鮮切玫瑰的特點。蘭州新區花卉産業基地建起電商直播團隊,在短視頻平臺上賣鮮花。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團隊逐漸掌握了‘流量密碼’。”負責人李新説,團隊現有6名主播,每天直播兩場,日均賣出鮮花4萬多枝。“每逢節假日,我們還加開直播場次、延長直播時間,銷量可以達到平時的5倍。”目前,基地鮮花線上銷售額接近總銷售額的1/10。
鮮花嬌嫩易腐,物流暢通才能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基地建有花卉保鮮庫、氣調庫、低溫冷藏庫等倉儲配送設施,用戶頭天下單,第二天上午採摘鮮花,當天下午便安排發貨。同時,通過‘線上電商+線下花店+聯營倉+前置倉’的模式,48小時內即可送達國內用戶。”邱豐東介紹。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開通鮮花運輸“綠色通道”,助力花卉遠銷日本、越南、韓國、新加坡等國。“目前,航空發運線路達195條。一枝鮮切花,從生産基地到達東南亞國家,最快只需兩天時間。”邱豐東説。
嬌艷的玫瑰,是鄉親們的“致富花”。
手持花剪、對準枝條,咔嚓一下,玫瑰應聲落入筐中。42歲的秦川鎮源泰村村民李秀英採摘起鮮花,嫺熟而利落。“我幹了4年採摘工,每月能掙6000多元!”李秀英説。
“除採摘外,基地裏還有植保、包裝、品控等多個工種。我們建設了4個産教融合實訓基地,邀請農業專家開展培訓,培養了一批善種植、會管護、能加工、懂花藝的本土花農。”李宗俊説。據了解,通過“企業+就業工廠+農戶”模式,4100余名農民端上“花飯碗”。
走進秦川園區現代農業産業園花卉種植基地,日光溫室內,6萬株亞洲百合長勢喜人。“這是我們自主培育的百合種球,花苞多、花期長,受到市場歡迎。”基地生産主管張軍拾説。
時下,越來越多人選擇用鮮花點綴生活,單一花種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除種植玫瑰外,蘭州新區還試驗引進芍藥、百合、鬱金香、洋桔梗等産值高、效益好的花卉品種,形成“基地玫瑰+切花配花”的複合發展模式。
以花為媒,蘭州新區因地制宜開發花卉旅遊、科普、研學等形式多樣的體驗項目。“未來,我們將繼續擴大花卉種植面積,提高生産智慧化水準,推動花卉産品精深加工,延伸産業鏈條,做強做大‘美麗經濟’。”蘭州新區農林水務局副局長李彬表示。(記者 趙帥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