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新春奮進正當時——首批國家級經開區天津經開區走訪見聞
2025-02-12 08:52:15來源:新華網責編:田蜜

  春節假期一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化産業的主要承載地——南港工業區開足馬力生産。總投資300億元的中石化南港乙烯項目生産裝置晝夜不息地運轉著,每天有超萬噸的乙烯及下游産品從這裡“出發”,供給幾十家下游石化企業。

  短短3個月前,中石化天津南港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産業集群項目實現一次開車成功並打通全流程,首次生産出合格産品。優質項目抱團,千億級石化産業集群正在崛起。

新春奮進正當時——首批國家級經開區天津經開區走訪見聞

位於天津南港工業區的天津渤化化工發展有限公司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綠色石化是天津重要支柱産業之一,南港工業區規上工業總産值超900億元。我們多措並舉服務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帶動作用。”南港工業區産業促進辦公室主任王義珠説。

  新春奮進正當時。崛起于一片鹽鹼灘上的天津經開區是我國首批國家級經開區之一,也是天津市第一大經濟功能區。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全國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

  汽車産業、生物醫藥、新材料……記者近期在天津經開區走訪發現,當地瞄準産業鏈、踩著時間點,不斷強化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服務,加快項目建設、落地、投産速度。

  汽車製造是天津經開區的傳統優勢産業,擁有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長城汽車3家重點整車企業和200余家零部件配套企業,整車産量佔天津的八成以上。

  春節假期後第4天,投資11.53億元、用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長城汽車曼德項目在天津經開區順利開工。預計今年年底,新建的光電和熱系統2個工廠就能投産。

  “以前在河北生産零部件,需要運到天津組裝。新項目投産後,産品距離整車産線最短僅300米左右,大大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曼德電子電器副總經理張國華説,他最近還忙著聯繫智慧産線的進展,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將提升未來車間的自動化水準。

  新項目不遠處,汽車零部件企業敏實集團北方總部基地項目也正在加緊生産,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新産線近日改造啟動……

新春奮進正當時——首批國家級經開區天津經開區走訪見聞

工人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汽-大眾華北基地總裝車間內裝配車輛。新華社記者趙子碩/攝

  天津經開區先進製造業促進局局長陳強告訴記者,2025年,天津經開區將從整車和零部件兩個方面發力,促進汽車産業向智慧化、網聯化、電動化轉型發展。

  “老底子”煥發新意,新領域拔節生長。

  近年來,生物醫藥産業在天津經開區加速集聚,4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30余家省級以上研究機構、15家各類生物醫藥平臺孵化載體,正在為天津經開區拓展新賽道。

  看中良好的産業優勢,年輕的矩陣(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選擇落戶這裡。

  不久前,這家公司研發的一款非動物源倣生基質支架産品正式面世。矩陣(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梁俊説,這一産品可用於細胞大規模增殖、組織修復、再生醫美等領域,下一步計劃在北京建設運營中心,擴大銷售網絡。

  新春伊始,一批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産業“開花結果”。

  走進位於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北京理工大學新能源與高性能製造實驗樓廠房,40個金屬3D列印頭正在作業,火花四濺、電弧閃爍。大螢幕上,金屬結構的“生長”過程清晰可見。

  “這臺大型的金屬點陣結構多弧並行3D列印裝備,在近期首次實現20米級大型金屬點陣夾芯結構製造。”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劉長猛説。

  據介紹,這一團隊利用河北優勢的鋼鐵資源和天津強大的海工裝備製造業基礎,正在推動點陣結構在船舶等海洋裝備中的規模化應用,或可實現船體結構減重30%以上。“我們立足於滿足深遠海資源開發需求,助力開闢海洋基建新賽道。”劉長猛説。

  數據顯示,去年,天津經開區1294個項目總投資達851億元,固定資産投資突破500億元,其中71.3%為産業投資。目前,天津經開區在建項目86個,春季預計新開工重點項目11個,總投資41.7億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將進一步夯實經濟底盤支撐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激發改革開放原動力,持續發揮高品質發展的主支撐主引領作用。”天津經開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洪世聰説。(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楊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