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旅遊業涌動創新活力
2025-03-14 10:06:0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責編:田蜜

旅遊業涌動創新活力_fororder_2c4828fe-c039-49da-bc27-ed6462052d65

河北西柏坡柏裏水鄉風景如畫,是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典範。王星/攝

旅遊業涌動創新活力_fororder_ff6b7482-f923-4490-8f21-e9f2ec8360f6

位於山東威海榮成的海草房唐鄉民宿,頗具當地文化特色。資料圖片

旅遊業涌動創新活力_fororder_25f6ed65-fc4c-414c-8b84-9a9ae1d3a1e2

春節期間,抖音和安徽歙縣聯合推出魚燈IP,特色民俗表演吸引了眾多遊客。抖音公益供圖

  科技賦能、業態融合、場景多元、服務優化……旅遊業持續創新,活力涌動。近日,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新質生産力研討會在河北省西柏坡柏裏水鄉舉辦。來自旅遊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圍繞鄉村遊、民宿、研學遊等,探討新質生産力賦能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一村一故事一特色”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進鄉村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開展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提升鄉村旅遊特色化、精品化、規範化水準。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了解到,研討會舉辦地西柏坡柏裏水鄉位於革命聖地腹地,曾經是貧困村。康旅控股集團在貧瘠的土地上填補種植土,修建水土防護擋墻和步道,栽種近30萬棵樹木,為荒坡披綠裝,如今森林覆蓋率超過85%。依託綠色山水和紅色文化,柏裏水鄉已變身革命聖地的“生態明珠”,是集生態休閒、紅色研學、文化體驗、特色民宿、會議會展、戶外運動、康體養生等於一體的全國農文旅融合典範。

  中國旅遊協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會長劉江敏表示,鄉村旅遊積蓄並釋放著愈發深厚的市場潛能,成為振興鄉村産業的有力引擎。鄉村旅遊應堅持以人為本、以文為脈、以生態為基礎、以産業為核心。發展鄉村旅遊從産品策劃設計之初就要整合當地的文化、生態、勞動力等資源,做到“一村一故事一特色”,構建獨具鄉村DNA符號的消費場景。同時積極培育鄉村旅遊市場主體,提高市場主體兼顧長遠發展與短期利益的發展意識、服務意識和鄉村美學意識。

  在提升鄉村旅遊特色化、精品化等方面,如何用大數據助力,培育鄉村新業態?抖音集團企業社會責任部鄉村文旅項目負責人何慧介紹,過去兩年,抖音公益、抖音生活服務聯合多地文化和旅遊部門,推進實施了“美好鄉村等你來”鄉村旅遊數字提升行動,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科技創新成果,創新提升鄉村旅遊業態、産品和服務,進一步發揮鄉村旅遊助力數字鄉村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作用。

  目前,抖音已成為全面展示鄉村的旅遊資源、産品、線路的內容平臺之一。《抖音2024鄉村文旅數據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新增鄉村內容數10.9億個,播放量近2.8萬億。1990萬鄉村遊客在抖音下單,2萬個鄉村文旅商家增收超47億元。海量數據背後也涌現出“貴州村超、我的阿勒泰、隰縣小西天、潮汕英歌舞”等出圈案例。流量轉化成當地的經濟效益。今年春節,抖音上大火的潮汕英歌舞和火壺表演,帶動相關文旅産品的團購訂單量分別增長超過7倍和4倍。此外,豆包大模型在鄉村旅遊場景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具體,火山引擎AI練播房、AI直播復盤等工具可以幫助旅遊企業在直播、內容場景上提質增效,實現直播內容的穩定輸出,並基於直播數據做復盤及優化建議等,助力轉型創新。

  民宿成休閒新空間

  隨著休閒度假的蓬勃發展,民宿成為旅遊市場中亮眼的板塊。途家數據顯示,春節假期熱門城市民宿預訂量同比增長兩成。民宿已成為展示地方文化的載體和休閒生活新空間。多地民宿為遊客提供非遺互動體驗,遊客從旁觀到沉浸式參與,使文化傳承從靜態展示轉向動態體驗。

  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説,各級政府應積極落實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發展民宿經濟,為民宿企業經營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為民宿産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當前需把握技術變革機遇,培育民宿新質生産力。民宿應朝數智化、綠色化、國際化轉型,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重構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優化民宿行業管理,提升遊客體驗;以低碳環保理念、技術和設備,打造綠色民宿;以國際化思維、産品、服務,講好民宿裏的中國故事,迎接更多入境遊客。

  張曉軍建議,創新民宿要推動業態融合,挖掘文化特色,打造主題民宿,提升文化附加值。民宿可以成為非遺會客廳,為遊客提供非遺特色餐飲、體驗式工作坊、表演與展示、非遺文創産品銷售等豐富的內容。針對不同遊客,推出個性化、定制化民宿産品。探索民宿共享,整合閒置房源,提高資源利用率。與多領域機構合作,推出跨界融合産品,豐富民宿生活體驗。

  AI研學更有趣

  記者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今年初寒假旅遊市場中的研學遊需求旺盛,研學與傳統文化、自然科普、冰雪運動等廣泛融合,成為旅遊消費熱點。

  研學遊是教育與旅遊相融合的新業態,在提升精神素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特別受到青少年喜愛。去年底,文化和旅遊部印發的《關於促進旅行社研學旅遊業務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豐富研學遊資源供給,鼓勵文化、歷史、藝術、科技、教育、體育、自然資源等領域和工業、農業、服務業等行業面向社會提供優質研學旅遊資源。

  中國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會長魏巴德認為,研學遊需要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將增加研學課程的設計能力,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興趣點等,智慧規劃出最適合的研學路線;有效進行因材施教,借助大數據分析學生興趣與能力,定制研學內容,根據學生反饋動態調整課程,實現“千人千面”的學習體驗。人工智能可增強遊客體驗,借助VR、AR等技術,創造出逼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仿佛置身於歷史事件現場、科學實驗現場,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知識的獲取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同時,將高校的人工智能學院、人工智能等相關企業打造為研學基地,提升研學遊的專業性和吸引力。此外,安全是研學遊的重中之重,通過人工智能耳機、人工智能背包、人工智能手錶等,可實時追蹤學生位置、健康數據,結合AI預警系統,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記者 趙珊)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