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環球財智 > 正文
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增量提質
2025-04-07 10:09:15來源:人民日報責編:田蜜

  政府、市場兩隻手協同發力,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增量提質,充分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實際效能,將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在浙江農擔公司100萬元擔保貸款支持下,“海歸”青年洪智浩創立的“奶奶工坊”,為建德市大慈岩鎮陳店村的老人們提供了“再就業”機會——空閒時剝剝蓮子,年人均增收超萬元。

  浙江農擔公司是一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目前,我國已構建起“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市(縣)直保機構”的三層組織體系,實現了全國市級機構全覆蓋、縣級業務全覆蓋。通過發揮“增信、分險、仲介”功能,政府性融資擔保能有效彌補市場失靈,提升小微企業信用水準,引導銀行加大支小支農貸款投放。2024年,僅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合作業務規模就達1.41萬億元,累計合作規模超5.5萬億元,服務經營主體綜合融資成本降至5%以下,平均擔保費率降至1%以內。地方融擔機構積極實踐,不斷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

  當前,受內需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小微企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作為財政、金融政策的“結合點”、穩定經營主體信心的關鍵工具,政府性融資擔保需更好發揮逆週期調節功能。然而,多年實踐中,地方融擔機構定位模糊、銀擔合作門檻高、可持續經營困難等問題也逐漸暴露,阻礙行業進一步發展。日前,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政府性融資擔保發展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這是近年來我國政府性融資擔保領域最具系統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文件之一,從定位、支持、考核、監管等四個維度,構建起政府性融資擔保的“四梁八柱”,為行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辦法》明確要求支小支農擔保佔比不低於80%,其中單戶500萬元以下業務佔比超50%,並嚴禁為政府債券、融資平臺增信等行為。同時要求擔保機構要積極支持吸納就業能力強、勞動密集型的小微企業和“三農”等主體。這些規定推動融擔機構聚焦主責主業,從追求利潤及規模轉向深耕普惠領域。

  《辦法》構建多層次政策支持體系,從資本金補充、風險補償、擔保費補貼等多個方面,給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加油打氣”。同時,還完善了風險撥備、代償資産處置、銀擔合作等政策,助力政府性融資擔保增強資本實力、擴大業務規模和提高風險抵禦能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經營。

  此外,明確擔保機構可依託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搭建全國性業務管理平臺,對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與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允許弱化盈利考核,建立盡職免責機制,激發一線工作人員的闖勁幹勁;加大監督檢查和追責處罰力度,築牢該項業務風險“防火牆”……《辦法》堅持問題導向,為政府性融資擔保的發展破瓶頸、卸包袱、拓空間。

  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業務經營、風險監管、機制創新、制度保障等方方面面。將《辦法》不打折扣落實落細,還需相關部門加強配合,扛起責任。

  要提高政策執行的剛性與協同性。財政部門要確保相關財力支出,避免地方政府因財政壓力縮減補貼資金,或干預機構經營。

  要兼顧風險防控與普惠目標。金融管理部門在要求機構承擔風險主體責任的同時,可參考一些地方的成功實踐,建立分層次風險分擔機制,如政府、銀行、擔保機構按比例分擔未納入再擔保的業務風險。

  要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當前小微企業信用數據分散在市場監管、稅務、海關等部門,還需加快構建跨部門數據協同機制,推動數據標準化,優化對小微經營主體的增信服務。

  要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更好適應實體經濟的新技術、新業態等融資需求,探索“擔保+供應鏈金融”等模式。比如對科技型企業實行“投擔聯動”,將其未來收益權納入反擔保範圍,既控制風險又支持創新。

  據測算,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每擔保貸款1億元,可服務企業穩定就業約900人。政府性融資擔保的良性發展,不僅關乎千萬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更關係到就業穩定、創新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大局。政府、市場兩隻手協同發力,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擴面增量提質,充分將制度優勢轉化為實際效能,將為推動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曲哲涵)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