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日從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獲悉,北京發佈“數字經濟十大標杆應用”,涉及政務、産業、文化等城市場景,展現打造“數字友好城市”的生動實踐。
這十大應用分別是“京辦”智慧政務協同辦公平臺、北京數智醫療健康全流程服務、北京自動駕駛示範應用、“數字中軸”大型城市文化保護數字化應用、可靈AI創意生産力平臺、超高清第二現場數字視聽服務、北京銀行深度探索AIB平臺、人工智能驅動下的鋼鐵品質全流程智慧管控應用、“數字菜田”農業數智管控應用、“數據驅動、三監聯動”的生態環境新型治理體系。
展開看,在數字技術重塑現代化治理體系方面,“京辦”智慧政務協同辦公平臺支持“數字政府”運轉效率更高,服務辦事群眾體驗更好。該平臺貫通北京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體系,覆蓋北京所有區及114家市級單位,支撐50余萬名政務人員在線辦公,實現了跨層級、跨部門高效協作,在城市應急、基層治理、公共衛生等政務領域落地應用。
在實體産業數智化轉型方面,首鋼構建基於AI機器視覺的智慧視覺體系,實現鋼鐵製造從人工“經驗驅動”到智慧“模型驅動”全流程智慧化升級,生産線運轉效率提升21.2%,産品缺陷減少35%,高端鋼材銷量顯著提升。
文化與數字科技融合方面,在“數字中軸”大型城市文化保護數字化應用中,騰訊以高清掃描建模技術還原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完成30萬株植被、220萬棟建築的數字化建檔。打造的“雲上中軸”小程式訪問量突破900萬次,實現歷史與科技的跨時空對話。
記者了解到,大會期間,“數字經濟十大標杆應用”還以“場景復刻”模式落地大會展區,以可知、可感、可及的互動設計展現數字經濟的“北京方案”,推動其在更大範圍推廣應用。(記者 張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