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近期聯合發佈《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輕工業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中的作用更加凸顯。重點行業規模穩中有升,企業經營效益基本穩定。智慧家居、老年和嬰童用品、體育休閒時尚産品等新增長點快速發展,引領消費能力不斷提升。新增推廣300項升級和創新産品,接續培育10個規模1000億元以上特色産業産區。
專家表示,《方案》旨在發揮輕工業規模體量大、産品種類多、帶動作用強的特點,從消費、投資、出口三方面入手,穩住輕工業增長態勢,著力破解消費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推動輕工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工業穩增長和提振消費提供有力支撐。
注重以質取勝
輕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優勢産業、民生産業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産業,承擔著豐富消費、穩定出口、擴大就業的重要任務。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規模以上輕工業營業收入13.2萬億元,實現利潤7601億元,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
《方案》提出,2025年—2026年,重點行業規模穩中有升,企業經營效益基本穩定,新增長點快速發展,引領消費能力不斷提升,並部署了5個方面重點任務。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姜風表示,當前,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需求不振、預期偏弱等問題仍然存在,行業穩增長任務艱巨。《方案》設置的增長目標,突出一個“穩”字,是應對複雜國際形勢的關鍵策略,同時行業也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底氣與實力。
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副所長代曉霞認為,《方案》在目標設定上並沒有片面追求數字的高速增長,而是設定了一個更具韌性和內涵的品質型目標。追求的不僅僅是量的合理增長,更是質的有效提升。這強調了輕工業在擴內需、促消費中的作用,明確産業發展品質效益要不斷提升,也表明我國輕工業的增長邏輯正在從過去的規模擴張轉向品質取勝。
優化輕工業産品供給是以質取勝的關鍵。我國是輕工業産品生産大國,擁有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産業體系,百餘種産品産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輕工業産品“世界工廠”。但行業也存在供給結構不平衡、低端供給過剩和優質供給不足、品質保障有待增強等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對此,《方案》提出加快産品創新、加強品質保障、加力品牌培育三大舉措。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開展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行動,豐富産品品類和特色供給;通過“鏈長制”等方式,加速突破一批關鍵技術;強化關鍵領域標準供給和落地實施,加快先進産品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以及適用國際標準轉化,提升國際國內標準一致化水準,推動認證結果國際互認;組織開展品牌培育工作,擇優納入中國消費名品方陣;編制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等等。
強化數智賦能
魯花集團將複雜的銷售業務場景從原來的11個操作步驟簡化為一鍵完成,創新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模式;山東海化率先打造鹽化工智控大模型,整體産生綜合效益近1億元;光明食品打造光明食品業財中臺,顯著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
浪潮數字企業總經理魏代森表示,此前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多聚焦于管理流程線上化,核心是降本增效。人工智能大模型正推動這一進程邁向運營智慧化。這標誌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對存量資源的精細化管理,轉向對增量知識的智慧化創造與應用。浪潮數字企業已幫助中牧集團、光明食品、國藥集團、恒瑞醫藥等超萬家輕工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
一杯牛奶的生産鏈條很長,涉及種草、養牛、生産加工、物流運輸等多環節。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介紹,伊利不只是在某一兩個點上去推動數智化,而是把AI技術真正融入“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鏈條。比如,在原奶調配環節,伊利構建了一套智慧調配管理體系,加上冷鏈數智化管理,實現“從工廠到消費者”24小時送達;伊利面向製造全流程構建了1000多項演算法模型,與各業務場景深度融合,賦能業務增長。
2024年,輕工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84.9%,網絡化協同企業佔比47.2%,開展個性化定制企業佔比18.3%,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8個、2.0個和2.8個百分點。截至今年上半年,輕工企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進一步提升到86.2%,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82.3%,輕工業智慧化基礎進一步夯實。
家電、食品、縫製機械等行業,大規模應用AI視覺檢測、智慧分揀、智慧預測維護技術,提質增效成果顯著;輕工智慧家居用品、個性定制産品、功能健康食品日益豐富,智慧玩具、智慧樂器、智慧眼鏡快速發展,豐富了消費市場……人工智能開創多樣化新場景,為市場注入強勁活力。日益普及的新模式、新應用,讓供應鏈、價值鏈與互聯網互融共通,極大提升了輕工業現代化水準。
《方案》提出,輕工業要推廣智慧排産、智慧配方設計等“小快輕準”適配方案。健全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梯度培育一批智慧工廠,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開展面向輕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表示,要運用AI技術,賦能基礎研究,研發新材料、新工藝,推廣倣真設計、生成式設計,縮短研發週期,激發創新活力。深化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協同,全面推動輕工業産業升級。輕工企業要利用人工智能,分析消費需求,個性化定制生産,推動傳統生産向“以用戶為中心”模式轉型,滿足消費者對智慧生活的新需求。
激發消費潛力
輕工業涉及14億多人“衣食居用行、文娛旅美尚”等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活聯繫緊密、關係直接,是促消費、惠民生的主力軍。《方案》部署了一系列工作,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安心消費、舒心消費。
代曉霞認為,《方案》明確將智慧家居、老年和嬰童用品、體育休閒時尚産品、生物製造等領域作為快速發展的新增長點,特別指出要擴大養老服務機器人、多功能護理床、健康護理用品等老年用品,以及健康嬰童食品等産品的供給。聚焦“一老一少”和智慧生活的消費新需求,抓住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改造的技術新浪潮,順應綠色低碳轉型新趨勢,把握品牌出海的全球新機遇,是未來輕工業産品發展的大勢所趨。
姜風分析,《方案》提出要大力扶持綠色智慧家電消費,要研究制定智慧家居互聯互通國家標準,開展智慧家居大規模推廣應用行動,在家電、運動器材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研發一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産品,這都為家電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方案》提出,以新場景應用提升消費體驗。拓展人工智能在輕工領域應用,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産品設計和生産製造,打通生産和消費環節,實現“小單快反”和個性化定制。鼓勵打造工藝美術創意基地,培育一批智慧家居、適老化産品體驗中心,為消費者提供即看即試即購即享的消費體驗。
“我國輕工業要鞏固提升家電、玩具、傢具等優勢産業國際市場份額,提升高附加值産品比重。同時佈局新賽道發展未來産業,積極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打造國際産業鏈領航企業。”代曉霞説。(經濟日報 記者 黃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