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馬山縣以旅富農美不勝收

2017-12-24 15:55:35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青山綠水間,古樸的壯家古民居映入眼簾。步轉景移,再往村裏走,寧靜的村莊變得熱鬧起來,村民端上噴香的馬山黑山羊、紅水河魚、旱藕粉、裏當土雞等特色美食招呼遠方的來客……12月21日,媒體采風團來到南寧市馬山縣喬老村古零鎮小都百屯,在這裡體驗産村互動與農旅融合。

       小都百屯地處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遊區核心區,是馬山縣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村。2013年10月,南寧市委、市政府將小都百屯確定為綜合示範村進行建設。在幾年的時間裏,這個偏鄉僻壤無人問津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建成一個集度假、美食、觀光休閒旅遊多位一體的新型農村。

【焦點圖】【已過審】馬山縣以旅富農美不勝收(首頁圖片在文末)

小都百屯集度假、美食、觀光休閒旅遊多位一體 攝影 韋惠寶

       一串數字令人興奮,小都百屯貧困戶由2013年的43戶到2017年已全部脫貧,全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的4095元提升到2017年11575元。

     “我第一次到這裡來的時候,還是一個貧困村,山多地少,人均年收入不足兩千元,絕大部分村民都住在土坯房裏,整個村的環境衛生也處於臟、亂、差的情況。”喬老村黨支書潘宏賢記憶猶新。

       2014年,小都百屯率先開展土地確權工作,完善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制度,依法保障農民土地承包權益,共完成土地確權登記561畝,頒發土地確權證67本,解開了小都百經濟發展和農戶發家致富的“結”。

       土地確權工作確認後,小都百屯依託青山綠水,緊扣生態與旅遊發展的融入點,對整個村容村貌進行改善。2014年引進馬山中凱鄉村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休閒旅遊業,根據合同協定,2017年起,農戶每年獲得土地租金的同時,還獲得公司收益15 %的分紅;20年租賃期滿後,中凱公司所有資産整體歸屯集體所有。2015年以來,公司共入住遊客約 5500多人,收入約35萬元,村民也受惠其中。

【焦點圖】【已過審】馬山縣以旅富農美不勝收(首頁圖片在文末)

小都百屯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攝影 陸斌濤

       在小都百屯一家農家樂裏,記者看到一位農家婦女在忙著給遊客倒水。她就是大都百屯的盧景妙,目前已經實現脫貧。“我剛來農家樂幾天,一次偶然聊天的機會,老闆娘看到我沒工作,就叫我過來幫忙了。”盧景妙告訴記者,自己在農家樂裏務工,每個月可以拿到2000左右補貼家用,總比什麼不做好很多。

【焦點圖】【已過審】馬山縣以旅富農美不勝收(首頁圖片在文末)

小都百屯一家農家樂裏擺放著當地特産 攝影 羅清麗

       為打破村民收入來源單一的尷尬處境,小都百屯還引進廣西喬老農業開發公司,採取“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打造集果蔬藥材生態農業基地,農戶不僅可以每畝每年拿到600元租金,農業基地還解決該屯60多人就業問題,每人每月工資1800至2500元不等。

       小都百屯是馬山農旅融合的一個縮影。據統計,近三年,全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總收入平均增速22%,農民從中獲得收入人均2010元,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率25%以上。

       2016年,脫貧攻堅首戰告捷,馬山縣實現2.9萬貧困人口脫貧、7個貧困村摘帽,全縣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末的16.76%下降至2016年末的11.61%。

       另外,馬山縣羊山村三甲屯也開始了生態綜合示範村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三甲屯緊緊圍繞“風情三甲,農耕原鄉”的主題,以農耕文化為核心而展開。走進三甲屯,村道邊可見不少展現農耕文化的雕塑,如牛拉犁、稻草人、石磨等,不少遊客興致勃勃地在這些雕塑前拍照留影。

【焦點圖】【已過審】馬山縣以旅富農美不勝收(首頁圖片在文末)

三甲屯的扁擔橋 攝影 羅清麗

       如今,馬山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在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誰不説俺家鄉美》中播出,得到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和廣大觀眾的稱讚;三甲鄉村旅遊區(廣西3星級鄉村旅遊區)成為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拍攝基地,該欄目走進三甲錄製播出“綠水青山 長在馬山”節目。 2017年11月,馬山縣獲農業部認定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

       眼下,馬山縣城一排排民宿古居,陽光下熠熠閃光。在美麗的紅水河與巍峨的大明山環抱之中,馬山這塊古老而又年輕的沃土綻放著更加耀眼的光芒。(文/唐志強 羅清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