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萬人參與電商 3萬人脫貧摘帽 忻城“智慧鄉村”建設趟出致富路
2018-02-06 08:44:48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唐志強

  本報記者 羅 俠  通訊員 藍春青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摘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

  立春時節,雖然氣溫持續走低,但忻城縣紅渡鎮雷洞村的思言·智慧鄉村民生服務站點人氣卻很旺。

  有5戶村民申請拉網線。這一業務以前要到鄉鎮申請辦理,現在通過服務站點對接電信公司,可直接在網點現場辦理。

  山高路遠、信息閉塞、村落分散,流通運距長、成本高,“買難賣也難”曾是忻城農民脫貧致富的絆腳石。

  去年,忻城在廣西率先引進重大惠民項目“智慧鄉村”,與電商下鄉結合形成獨有的“智慧電商”模式。

  “沒想到小香豬通過‘智慧電商’賣到浙江,每頭能賣2000元,200多頭給貧困戶帶來40多萬元收入。”去年7月,城關鎮加海村貧困戶的香豬上網銷售,標誌著忻城“智慧電商”正式運行,縣電商辦主任羅娟媛連稱“沒想到”。

  “我們以入選全國電商示範縣為契機,積極與電商巨頭對接合作,率先在全區實施‘智慧鄉村’建設,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産品進城’雙向流通,扶貧成效明顯。”忻城縣委書記謝大研説。

  “今天百香果1公斤6.6元,有熟果的果農請及時採摘。”近日,馬泗鄉馬泗村潘村屯村民冉光恒從手機看到信息後,立即騎車去地裏摘果。

  馬泗村裏像冉光恒一樣同時收到信息的有2000多人,這樣快捷傳遞信息正是得益於“智慧鄉村”百呼系統。

  百呼系統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把要傳遞的文字、圖片、短視頻等信息傳送到網絡雲平臺,再由通信運營商通過短信、語音等方式,把信息發到手機終端。反之,村民也可把産品信息傳到雲平臺,讓商家自行訂購,省去了中間商賺差價。

  “以前有事需要挨家挨戶打電話或下村入戶通知,現在一鍵群發呼出,省去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系統負責人鄧霄松説。

  目前,“智慧鄉村”服務點覆蓋全縣130個行政村,搭建了“縣+鄉(鎮)+行政村”上下一體的農村電商服務網絡體系,基本實現“農産品上行、工業品下鄉”的暢通。

  在一個50多平方米的電商網點裏,幾名村民通過電腦挑選心儀的商品;貨房內,店主正將百香果分類打包,準備發往各地……走進歐洞鄉里苗村“智慧鄉村”服務網點,眼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智慧鄉村”走進忻城,受益最大的就是老百姓。“要是沒電商,哪敢種這麼多果!”歐洞鄉優質高産百香果(核心)示範園負責人鄧有勝,望著一箱箱裝車待發的百香果説。

  這裡650畝百香果大多是通過互聯網渠道賣出去的,每公斤價格比當地批發價高6元。按畝産果2000公斤計算,園區增收780萬元,帶動20戶貧困戶均增5000元以上。

  “除了百香果,藍莓、土雞、香豬等80多種農特産品也搭上了‘智慧電商快車’。”縣長李朝暉説,目前該縣從事電商的企業50多家,10萬人參與電商,其中3萬多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摘帽,去年電商交易超3.83億元。

  “‘智慧鄉村’也可謂‘智惠’鄉村,它在服務民生方面發揮重大作用,有效推進忻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李朝暉説,“智慧鄉村”已成熟運營百呼靈高效服務互動板塊、智慧民生板塊、村村通物流板塊和東西協助扶貧板塊,在黨建先鋒、萬才返鄉、技術培訓、防災應急通知、黨務村務公開等方面也發揮很大作用。

  “一鍵按下‘百呼靈’發送指令,馬泗鄉把改廁的惠民政策發給了每一個戶主,包括在外打工的。”馬泗村果達屯村民潘建良告訴記者,這是最受村民歡迎的惠民服務。

  以前,村民想了解政策都要到村委會去看,有時政策下來幾個月大家才知道;現在,一鍵群發呼出,打通農村服務“最後一公里”,省去了大量時間和人力,讓百姓真切感受到政府的服務力度與惠民用心。

  “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智慧鄉村’全面搭建‘互聯網+東西結對扶貧’、地方品牌形象培育、農村創業智慧信息化、民生工單及物流村村通四大平臺,打造社會化服務與智慧鄉村資源整合的新模式。”謝大研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