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圩區:富硒水稻富群眾
近日,梧州市龍圩區大坡鎮勝洲村村民周海奇把1000公斤稻穀運到村上的富硒稻收購點。
“很高興,真是喜事連連,加上這次賣谷的3000多元錢,我家年收入突破2萬元了!”周海奇告訴記者,他家種的2畝富硒水稻喜獲豐收。
2016年之前,他家靠種點水稻玉米為生,生活十分艱難,屬於貧困戶。如今,他不但一舉摘掉了窮帽,而且搬進了新房子,圓了期盼已久的安居夢。周海奇給記者算了一筆收入賬,去年,他家養的一對豬仔長大,賣了近4000元,種植的2畝富硒稻全年産值約6000元,加上自己務工的收入,生活真是越過越有盼頭。
周海奇一家生活的變化,得益於龍圩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富硒水稻,成為富民支柱産業。
據介紹,龍圩區是天然富硒地區,轄區4個鄉鎮39個土壤樣品的檢測結果表明,土壤硒平均含量為0.48mg/kg,達到富硒土壤標準。龍圩區在2016年種植1萬畝富硒稻的基礎上擴大到2017年種植3萬多畝,參與貧困戶由4140戶發展到5626戶,覆蓋率從65.2%提升到70%。每畝平均增産幹谷87公斤,農戶每畝實現增收280多元。2017年該區富硒水稻産量達1.5萬噸,總産值約4800萬元。
該區對貧困戶種植富硒優質稻給予每畝400元的種子、肥料補助,並形成以“政府産業政策引導+龍頭企業(合作社)引領+市場+農戶”的發展模式。引進龍頭企業梧州市康明農業發展中心與梧州康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對含硒量達標的稻穀按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進行回收。
“去年晚造,我們村種植富硒稻1100多畝,總産量約50萬公斤,總産值約160萬元,帶動了23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駐勝洲村第一書記譚澤建説,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擴大富硒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生産經營效益,增加群眾收入。
目前,該産業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大力支持,該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在龍圩區實施“噸半稻”産業示範區,2018年將種植1000畝,到2020年達到5000畝以上的規模,建成自治區級富硒優質稻現代農業核心示範區、農業産業與宜居鄉村建設融合的田園綜合體。(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朱慧倩 原文編輯:覃柳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