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2018-01-08 09:34:13 | 來源:當代生活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鋦瓷、金繕、犀皮漆…… 他都是行家裏手

  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用鋦瓷和金繕工藝修繕的茶壺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韋旭敏在進行修復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鄧色迎 文/圖

  核心提示

  瓷器以其堅硬耐磨,可持久使用等優點深受大家喜愛,如果是名家之作,更是價值連城。然而瓷器易碎,它是岩石泥土的再燒結,永遠都不可再生或降解,人們時常面臨著瓷器破碎後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情形。

  在南寧,專業做殘損瓷器修復的手藝人為數不多,韋旭敏算是其中的一把好手,殘損的瓷器、玉器到了他的手裏,通過用傳統的鋦瓷、金繕等方式修復後“起死回生”。

  鋦釘補瓷

  他把超萬元的茶壺“縫”好了

  韋旭敏在南寧市某文化園開了一家名為“玉榮工匠空間”的小店,專業修復殘損器物,包括瓷器、玉器等。他不僅可以用傳統工藝鋦來修復,還結合金繕工藝,“據我了解,跟我有同樣手藝的人在南寧估計也就4、5個吧。”韋旭敏表示。

  在他的店裏,記者看到了不少已經修復好或者修到一半的器物,其中多數是瓷器。工作臺一邊的墻壁上,被設計成了木格子,上面整齊地擺放著修復要用到工具,有顏料、筆等。

  韋旭敏原來學的是珠寶設計專業,之前在外地工作,2016年年初回到南寧。他發現南寧從事殘損器物修復的人不多,於是就開了這家店,”手藝是自學的,自己看書、上網跟專業人士學習討論。”這話雖然聽起來雲淡風輕,可手藝哪是這麼容易就能練成。

  韋旭敏剛開始學鋦瓷的時候,都是白天工作,晚上練習。因為瓷器的厚度不同,如何把握好打孔深淺就成了關鍵。力度掌握不好,一不小心就可能將孔打穿,損壞器物。為了掌握好力度和打瓷器孔的深度,韋旭敏一直苦練技術,至今還“沒有在修復的時候把瓷器打穿孔過”。鋦瓷是我國一項傳統的修補器具技藝。鋦,是指用一種彎曲的鋦釘,將有裂縫的器物接補起來。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説的就是這門古老的民間手藝——“鋦瓷”。鋦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鑽孔再用鋦釘嵌住抓牢,讓瓷器恢復原樣。

  在店裏,記者見到一把紫砂茶壺,是韋旭敏用鋦瓷和金繕的方式修復的。茶壺比較貴重,價值超萬元,主人在使用的時候不小心將底部弄出裂痕,來找韋旭敏修復。為了實用和美觀,他決定在金繕的基礎上,再用鋦的方式,來保證茶壺在此後能經久耐用。他在茶壺上打了4個孔,用了兩根鋦釘,小心地把茶壺的裂縫“縫”上了。鋦釘是韋旭敏自己製作的,鋦釘製作體現手藝人的水準,鋦釘的韌性和製作鋦釘的水準,也決定著鋦補器物的使用壽命。他一般用銅釘、銀釘,鋦釘的大小,要根據器物的大小以及破損程度來定制。經過修復的茶壺,不僅可以繼續裝茶水,還因為加了金繕的手藝,有了不一樣的味道。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修復中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一個大缸在經過韋旭敏的修復後重獲“新生”

  擅用金繕

  修復一件器物一般需上漆7次

  除了鋦瓷,金繕也是韋旭敏修復殘損器物的一個重要方式。金繕修復是一種源自中國、風靡東瀛的文物修補技藝,與傳統鋦瓷技藝不同,金繕不需要在器物上打孔、做洞,而是用生漆做粘合物,將破損的器物修補完整,最後在修補的部位塗抹金粉,使缺失更為明顯。韋旭敏在做珠寶設計的時候,就了解到了這種工藝,回到南寧做器物修復,剛好用得上。

  金繕用的是純天然的植物分泌材料大漆,在修復殘損器物的時候,韋旭敏一般要上漆7次。

  首先是底漆,底漆是50%~70%含漆量的大漆加上煮熟的糯米調製,底漆的作用是將斷裂面的氣孔堵住,讓漆滲入氣孔中,糯米的作用是增加粘性。然後器物放置在一個溫度保持在25℃,空氣濕度保持在75%~80%的特製箱子裏,讓大漆快速乾燥,就算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需要3-7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時間根據器物斷裂面厚薄而不同。上了底漆,如果器物有缺口,要用大漆加瓦灰粉修補;如果沒有缺口,就上推光漆,讓器物表面光滑,反復3次。最後才上金粉。上漆工藝複雜,上罩金漆、揩清漆等起到保護和透亮作用。

  每上一次漆需要間隔3~7天,等待大漆乾燥,因此修復一件器物,需要花20~30天。之所以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如果大漆沒有乾燥,就進行下一步程式,那麼有可能導致天然的粘合劑粘得不夠牢固。

  金繕用於陶瓷、牙、紫砂、玉器的修復,不但可以還原本已破碎的原作,還能增加另一種難以言喻的“殘缺的美”。韋旭敏曾修復過一個瓷器大缸,直徑大約半米,重約50公斤,缸壁上還畫有植物。因為大缸在二次入窯時造成了其中一部分凸出,所以要進行修復。他拿到大缸後,經過觀察,決定將缸分為多個板塊切割,在割去凸出的部分後,再將大缸復原。這次修復的難點在於要在切割的地方重新畫上植物,讓大缸更美觀。因為韋旭敏有珠寶設計基礎、畫畫的功底,和對顏料顏色的把握,讓他成功地畫好了大缸上的畫,完美地完成了修復。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韋旭敏的修復作品

  [焦點圖]他巧手“繕物”:金繕鋦瓷盡顯縫合之美

  韋旭敏的犀皮漆作品

  盼望傳承

  他希望能為

  振興傳統手藝做些事

  韋旭敏除了鋦瓷,還學會了幾近失傳的犀皮漆。

  犀皮漆,變涂,又稱犀皮,技法起源於唐朝,在宋朝時十分流行,特指中國古代漆器製作中的一種裝飾工藝。它先將不同顏色的漆料堆涂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乾燥後再經打磨,從而産生出色澤亮麗、光滑異常、自然生動的藝術效果。韋旭敏的店裏,有不少犀皮漆作品,用天然葫蘆製作,小的規格為2.2釐米直徑,高5釐米。犀皮漆作品需要在葫蘆上打捻,製作出凹凸狀,上多種顏色,顏色要上得薄,否則打磨過後沒有紋理,每次都要等上一層乾燥再上另外一層顏色,經過手工細細水磨等程式製作出來,他最多的作品上了7層顏色。

  多才多藝的韋旭敏獲過多個獎項,他的國風之《壯幟淩雲》茶臺獲得2017年八桂天工金獎,國風之《龍的傳人》茶刀獲銀獎,國風之《漢雲弓》弓箭獲銅獎。在2018年1月還得到了廣西文化産業協會振興傳統工藝專家委員會頒發的聘書,聘為廣西文化産業協會振興傳統工藝專家委員會常務理事。

  韋旭敏説,平時除了修復器物,做珠寶設計,他還會參與一些與傳承傳統工藝相關的事,“我希望可以為振興傳統工藝做點事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