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南寧: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 推動養老産業發展

2018-06-08 15:41:58 | 來源:南寧日報 | 編輯:唐志強 | 責編:趙瀅溪

  [八桂大地-圖文、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 推動養老産業發展(圖)

  老年人在養老院娛樂室開展文體活動。

  [八桂大地-圖文、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 推動養老産業發展(圖)

  老年人在養老院過生日。

  [八桂大地-圖文、八桂大地南寧]南寧: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 推動養老産業發展(圖)

  老年人在娛樂室練習書法。

  “相比之前家裏的單調生活,我們在這裡無憂無慮,心情特別舒暢愉快。”今年88歲、入住美好家園(南寧青秀)孝慈苑的羅秀彬奶奶説。

  如何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目前,南寧市社區居家養老、公建民營、公辦示範等多種養老服務模式不斷涌現,極大滿足了老年人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未來,南寧市將繼續提供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推動養老産業向高品質發展。

  居家養老讓老人有了“第二個家”

  快到中午12點了,居住在魯班路的吳奶奶按時往設立在社區內的南寧市老來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走去,子女幫她在服務中心辦了卡。午餐照例是兩葷一素一湯。

  據了解,南寧市老來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魯班社區站是一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點,主要為社區裏5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餐飲、休閒娛樂、醫療保健服務。每天前來用餐的老人大多是住在社區裏的獨居老人和孤寡老人。棋牌室裏,老人們可以打麻將、玩棋牌、打乒乓球;中醫館內,技師正在給老人進行中醫保健推拿;圖書室裏,有供老年朋友閱讀的書籍。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挺好的,家裏事情多,就不麻煩他們(子女)了。我在這裡住家養老兩不誤。”吳奶奶説,子女們都上班,很少回家吃午飯,有時下午一兩點才能回來做飯。自從社區有了養老服務中心,她就託管到中心,每天按時就餐,非常方便。

  目前,國內醫養結合模式主要以社區護理(即生活社區內的老年活動中心、養老驛站等)、養老機構、居家護理3種方式為主,其中居家護理是最為普遍的方式。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服務內容包括生活照料、醫療服務及精神關愛服務。

  2010年以來,南寧的居家養老服務建設已收穫一定成效,目前我市建成和投入使用的社區日間照理中心共有103家。

  養老新模式“醫養結合”受青睞

  隨著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老年群體也在渴望多樣化、人性化的養老服務。未來以“社區護理+居家護理+醫療銜接”為特點的綜合型醫養結合模式將是養老服務産業的發展趨勢。

  “醫養結合”是養老服務的核心內容,將“醫”和“養”有效對接,實現了老年人“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目標。當前,南寧市正以全國首批醫養結合工作試點城市為契機,加強頂層設計,採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美好家園(南寧青秀)孝慈苑是南寧市首批市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集健康管理、康復、養老養生等功能于一體。記者探訪時發現,這裡醫養結合的方式很受歡迎。

  記者在孝慈苑看到,其內部設有私家小庭院、餐廳、棋牌室、書畫室、電腦室、康復室等,一些入住其中的老人相聚在一起,打乒乓球、練書法……“相比傳統的由兒女照看老人的家庭養老方式,養老院對老人的醫療護理服務更專業、完善。”今年85歲的張彩玲在2017年入住孝慈苑,養老院內“量身訂制”的日常料理服務讓她很滿意。張彩玲告訴記者,她養育了4個兒女,目前分居在各地,照看護理她的晚年生活成為兒女後輩們面臨的一大難題,而入住養老院則解決了這一難題。

  去年,南寧青秀孝慈苑入住了首位需要特級護理的長者——陳祖鑫教授,他患有嚴重的帕金森綜合徵,頸椎術後不能走路、不能自行吃飯。剛來的時候,即使護理員一小勺一小勺地小心喂食,陳教授也經常因嗆、咳而噴出口中飯菜,一頓飯喂下來,護理員往往是一臉飯菜。但孝慈苑工作人員還是一如既往地悉心照料陳教授,鼓勵並幫助他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及鍛鍊。入住一個多月後,陳教授的身體有了明顯改善,狀態好時甚至可以獨立行走,自行進食。

  南寧青秀孝慈苑院長林冠斌説,2017年2月起孝慈苑正式營業,首批開放的150個床位已被訂滿。

  針對日益旺盛的醫療養老需求,今年8月,與孝慈苑配套建設的護理院將正式營業,該護理院與廣西當地的公立醫療機構建立部分資源共享合作,創新醫養結合模式。

  吸引民間資本推進養老工作

  “現有的城市醫療資源緊張,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各類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醫養結合機構能為公立醫療機構分攤壓力。” 林冠斌説。

  據了解,目前,南寧市正大力推動養老設施建設,為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業市場,我市出臺了《南寧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實施意見》等一批政策文件,明確提出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實實在在的扶持政策,為民間資本進入我市養老服務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開放養老市場,推進社會化運營。知名民企和知名互聯網企業進入南寧市養老服務産業,和市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華潤集團和泰康人壽的2400張養老床位建設項目已在南寧市落地,2019年將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南寧市將在五象新區建設佔地240畝、2000張床位、投資約4億元的市第二社會福利院項目和600張床位的武鳴區社會福利院搬遷擴建項目,採用PPP模式建設和運營,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大型養老服務業項目。其中,南寧市第二社會福利院PPP項目,通過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方,南寧市社會福利院與中標社會資本共同出資成立五象養老服務中心SPV機構。

  南寧市還積極推進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2015年以來,我市組織各縣區(開發區)、市民政系統單位及各類養老機構和企業每年召開公建民營推介會,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公辦養老機構運營。採用公開招標、委託經營等方式,成功引入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業,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已達12家。積極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政府無償拿出社區公共服務用房,吸引專業社會組織和民間資本進入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日間照料服務,並投入280萬元經費用於運營補助,投入社會化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日間照料中心已達50個,培育了老來福、12349、佳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品牌,在生活照料、醫療康復、文化娛樂、家政服務、心理諮詢等多方面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