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賀州創新推動“生態審判法庭”建設

2019-02-13 08:47:39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賀州訊 (記者/駱怡 通訊員/聶志成)賀州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2.88%,是廣西唯一入選“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的設區市。為守護好“綠水青山”,賀州市在各縣區法院設立生態資源案件合議庭和生態資源巡迴法庭。截至目前,該市各級法院已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225件,作做出7起生態修復判決,通過補種復綠、增殖放流、污染治理等形式,有效修復被損害生態環境。

  “通過這次教訓,我認識到保護生態資源就是為子孫後代造福。只有水源保護好了,才能保住漁業資源,漁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去年底,因禁漁期在桂江河道內電魚被昭平縣法院判處非法捕撈水産品罪的漁民楊某悔恨地説。

  據悉,這是昭平縣法院生態資源案件合議庭去年審理的第25起案件,也是賀州市第一起採用漁業生態修復司法判決的案件。按照以往的辦案流程,這類案件直接提起公訴、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即可。但本次判決結果除拘役5個月外,還包括要求被告人承擔桂江漁業修復費約2.55萬元。

  要求被告人承擔桂江漁業修復費,是賀州市針對環保“頑疾”開出的新“藥方”。昭平縣法院刑庭庭長朱展智告訴記者,楊某強的非法捕撈行為使該水域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侵犯了社會公共利益,構成對國家自然資源財産的民事侵權,所以判處其承擔修復受損環境的民事責任。

  2016年8月1日,昭平縣法院率先在賀州成立了生態資源案件合議庭,實行民事、行政、刑事“三審合一”的審判模式,重點整治環境污染以及亂墾濫伐等違法行為。隨後,賀州在全市推動“生態審判法庭”建設,目前該市各縣區法院都設立了生態資源案件合議庭和生態資源巡迴法庭,將環境資源案件歸口管理。此舉由單一行政“管”生態模式向法治化軌道邁進,提高了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的系統性、規範化和專業性,用司法創新破解生態損害修復難題。

  2015年12月,富川一村民在未經相關部門批准並核發採伐許可證的情況下,夥同他人任意採伐本村集體所有的樹木,構成濫伐林木罪。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該村民與園林綠化公司簽訂造林施工合同,自願復植補種價值3000元的樹木。鋻於其悔罪表現,富川瑤族自治縣法院判處該村民有期徒刑2年6個月,緩刑3年,並處罰金5000元。

  另外,富川縣法院還在龜石國家濕地公園內建立了涉破壞森林資源類案件復植補種教育基地。目前,已有4個案件的5名被告人在該基地補種200余株樹木。

  賀州市中級法院院長梁文對記者介紹,對於生態環境犯罪的懲治,目的是讓犯罪行為的實施者受到警示和教育,並責令其用實際行動使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損害後果降到最低。這要求審判機關在嚴懲生態環境犯罪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修復,使修復性司法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助推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