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整治重點流域 增添發展活力

2019-04-12 09:01:00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余 鋒 通訊員 梁玉橋

  水,是生命之源。地處祖國南疆的八桂大地,因為有了豐富的水資源滋潤增添了更多的靈氣與神韻。

  廣西水資源利用和保護不僅事關全區人民的飲水安全和經濟發展,還關係到下游的廣東及香港、澳門的用水數量和品質。為了保障一江清水向東流,近年來,廣西狠抓漓江、九洲江、南流江、萬峰湖等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全區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並位居全國前列。

  那麼,廣西在這當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對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有何助力?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市縣,探尋碧水保衛戰中的“廣西經驗”。

  讓水保護與城市發展共贏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靈魂,被譽為全球最美的15條河流之一。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陽朔縣興坪古鎮,更是漓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20元人民幣的背面圖景——大河背風光正是取於此處。4月7日,記者來到興坪時,只見漓江在此繞了一個大彎,“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的唯美畫卷吸引各地遊人紛紛拍照留念。

  説起對漓江的保護,在鎮上經營客棧的阮先生打開了話匣子:“過去漓江沿岸時見污水排放到江中,也有人養魚養家禽,非常煞風景。這幾年,政府對漓江整治的動作明顯大多了,現如今,江水清澈了,生態好了,吸引遊客也越來越多。”

  漓江全長214公里,流經桂林市10個縣區,過去沿江生産、生活污水對漓江水質的影響不小。為保護好漓江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近年來,廣西通過一系列“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和項目工程實施,讓漓江煥發出新的魅力——

  投資55億元,完成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建成斧子口、小溶江、川江等3座水庫,實現了漓江流域水量的統一調節調度,有效解決漓江枯水期生態及旅遊問題;

  投入近10億元,推進三期漓江治污工程,污水直排漓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99%。大力整治漓江沿岸“四亂一臟”(亂建、亂挖、亂養、亂經營、環境衛生臟)現象,漓江洲島魚餐館違法搭建物全部拆除,徹底清理青獅潭水庫、桃花江網箱養魚,全面整治漓江沿岸養殖場,有效遏制漓江面源污染,推進漓江城市段住家船遷移安置,有效保護了漓江水質和景觀環境;

  投資2.58億元,關停、拆除和復綠21家採石場,復綠山體面積達136萬平方米;

  開展景觀林生態修復,桂林至陽朔段近30公里堤岸線實施護岸生態修復,完成一批綠化示範點建設,並逐步向漓江城市段全域延伸擴展,實施漓江風景名勝區世界遺産地生態修復工程,“漓江兩岸綠化、彩化、花化、果化”工程,完成植樹造林107.7萬畝;2018年,漓江30年來規模最大的遊船提檔改造完成,長期困擾漓江保護的一個個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漓江水質常年保持在Ⅱ-Ⅲ類之間,生態旅遊實現較快發展。

  創新探索生態綠色發展之路

  九洲江發源於陸川縣,經陸川、博白和廣東湛江、廉江後注入北部灣,全長168公里。處於九洲江中游的鶴地水庫是湛江市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其水環境品質直接影響到該市400萬人的飲水安全。

  陸川縣良田鎮文官村官海屯地處九洲江畔,距鶴地水庫僅10多公里。“官海屯過去曾因養殖業而飽受生態環境惡化的煎熬。”陸川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屯結合九洲江生態治理,積極引導村民進行産業調整,拆豬圈棄養豬,種橘紅興加工,逐漸從過去臭氣熏天的養豬大村,變成了瓜果飄香的“橘紅村”,重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景象。

  官海屯的美麗新貌,體現了生態鄉村建設、九洲江治理與産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高度融合的新特色,也是我區創新探索九洲江流域環境綜合治理高品質發展之路的縮影。

  從粵桂兩省區政府簽署九洲江流域跨界水環境保護合作、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到因地制宜推廣“高架床+微生物益生菌”種養結合循環養殖模式;從加快流域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依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採砂和破壞水資源行為……近年來,圍繞九洲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從中央到地方,打出一系列“抓鐵有痕”的組合拳。

  如今,經過綜合整治的九洲江水質穩定向好。玉林市創新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模式解決了跨省區流域環境治理難題,成為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發現的130項(廣西4項)典型經驗做法之一。

  南流江作為廣西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大、水量最豐富的獨流入海河流,也曾一度遭受污染之困。

  2018年下半年以來,針對畜禽養殖糞污直排這一流域成為首要污染源,有關部門科學研判,精準施策,以玉林市福綿區、博白縣為重點和先行,廣泛推行“截污建池、收運還田”的低成本糞污治理和資源化綜合利用路子。通過這一創新模式治理,不僅改善了南流江水質,還利用沼液肥還田促進了當地農産品産量、檔次和賣價的提升,實現養殖業與種植業深度融合、循環發展,修復了“綠水青山”,打造了“金山銀山”。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6年以來,廣西先後投入近30億元,持續加強南流江流域污染治理以及河道綜合整治。其中,位於南流江流域的中滔環保産業園,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實現了開工建設到開始投産,推動流域內傳統服裝水洗企業“退城進園”,採取先行建設污水處理基礎設施方式對企業實行集中管理、集中治污,打破了先污染後治理的循環怪圈,通過環保要素的優質供給讓一個瀕臨淘汰的産業起死回生、做大做強,同時吸引了東部地區産業向園區全産業鏈升級式轉移,拉動上下游産業快速集聚,取得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多贏效果。

  決不能讓廣西好水變差

  晚春4月,地處滇、黔、桂3省(區)結合部的萬峰湖靜若處子,已難覓昔日網箱、泡沫、垃圾的蹤影,清風徐來,滿目青山讓人心曠神怡。乘船穿行于萬峰湖面,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煙波浩渺,重巒疊嶂,魚翔淺底,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萬峰湖總庫容102億立方米,是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電站建成蓄水後形成的淡水湖,它既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亦是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水源供給地。過去,因降雨偏少、水位下降,以及萬峰湖水體自凈交換能力弱、網箱養殖污染等原因,萬峰湖水質曾一度惡化,超標原因主要為水産養殖遠超水環境負荷。

  萬峰湖庫區(廣西境內)範圍包括隆林各族自治縣和西林縣兩個縣。2018年,當地政府針對萬峰湖水質超標問題,提出“重拳整治、依法治理、退漁還湖、和諧發展”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綜合整治行動工作方案並及時實施。目前,萬峰湖(廣西部分)開展了12個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其中生態安全調查與評估類項目2個,流域污染源治理類項目10個。從2018年5月開始,萬峰湖斷面水質好轉為Ⅱ類。

  隆林、西林均為國家級貧困縣,扶貧任務較重,由於庫區淹沒了大部分的田地,網箱養殖是庫區移民生存的重要手段。網箱拆除涉及不少庫區居民,他們上岸後如何發展?

  對此,百色市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説,目前該市正加大培訓力度,通過勞務輸出、培養種植養殖能手等措施,拓寬上岸漁民養殖戶的增收渠道,引導和幫助養殖戶發展種植其他養殖産業,最終實現上岸改行轉産。湖庫周邊移民通過生態公益林補助、種植經濟林和果樹等多舉措發展,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經濟結構。

  “‘山清水秀生態美’賦予廣西的不僅是‘金字招牌’優勢,更是一種持續的責任擔當與考驗。”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廣西將著眼護清水、治差水、保飲水,重點加強漓江、九洲江、南流江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通過實施控源減污、嚴格監管,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水源涵養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確保今年我區長江、珠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分別達到100%和96%。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