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八桂大地70年來逐步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振興

2019-09-03 10:46:10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題: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八桂大地70年來逐步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振興

  新華社記者胡璐

  全區生産總值從自治區成立之初的24.5億元到2018年突破2萬億元、2012年至2018年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5萬人、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西逐步從貧困落後走向繁榮振興,從偏遠封閉走向開放前沿,從溫飽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國務院新聞辦2日舉行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等圍繞“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作介紹。

  鹿心社介紹説,70年來廣西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自治區成立之初,産業基礎極為薄弱,現在已經擁有食品、汽車、機械等10個千億元産業,其中汽車年産超過200萬輛,在全國佔有重要一席。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高鐵動車運營里程1771公里,通達區內12個市和周邊所有省份,91%的縣通了高速公路,沿海和內河港口年吞吐能力分別達2.5億噸、1.1億噸。

  廣西還著力推進沿海沿江沿邊三大區域協調發展、聯動發展。不斷釋放“海”的潛力,北部灣經濟區四市自2008年以來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5%,龍頭帶動作用不斷增強;著力激發“江”的活力,2018年西江經濟帶沿江七市經濟總量達1.2萬億元,逐步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帶;精心做足“邊”的文章,興邊富民行動深入實施,沿邊經濟帶加快打造,邊境地區繁榮發展。

  開放發展也邁出堅實步伐。廣西深入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帶動戰略,不斷深化以東盟為重點的對外開放合作。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國家重點開放戰略務實推進,廣西在“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獨特作用日益凸顯。

  他説,廣西將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以高水準開放引領帶動新時代廣西高品質發展。目前正加快形成貫通中國西部地區連接“一帶一路”時間最短、服務最好、效率最高、效益最優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積極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運營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四大基地”,更好地服務與東盟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通過進一步加大“引進來”力度和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産能合作,並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大行動,積極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與此同時,廣西紮實推進民生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準。2018年全區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2436元和12435元,實現從溫飽不足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轉變。

  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按照“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廣西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聚集深度極度貧困地區,舉全區之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鹿心社説,2012年至2018年全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5萬人,年均減貧11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8%降至3.7%。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了攻堅拔寨、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他説,將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在切實做到貧困群眾不愁吃、不愁穿的基礎上,集中力量打好義務教育保障戰役、基本醫療保障戰役、住房安全保障戰役、飲水安全保障戰役等“四大戰役”。

  此外,廣西持續優化生態環境。鹿心社説,廣西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12年至2018年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24.1%,2018年設區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91.6%,植被生態品質和植被生態改善程度位居全國首位,森林覆蓋率排全國前列,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發展路子越走越寬廣。(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