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賀州平桂:778個土瑤娃到城裏上學

2019-10-28 10:47:50 | 來源:廣西日報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本報賀州訊 10月21日清晨,13歲的趙小蘭跟隨媽媽從賀州市平桂區鵝塘鎮槽碓村的家回到校園,開始一週的學習生活。

  趙小蘭在讀初一,是平桂區文華學校第一屆初中生。“以前在鎮裏上學時,我們要走4個多小時山路。現在路修好通車了,去城裏讀書也很方便,我們土瑤村的孩子個個是幸福娃。”在文華學校,像趙小蘭這樣的土瑤學生共有778人,他們被編在12個土瑤班級中。

  土瑤是瑤族稀有支系之一,全國人口不到一萬人,全部分佈在平桂區6個行政村。因為生存環境閉塞、生活條件惡劣,2017年,土瑤聚居區仍處於深度貧困狀態。2018年,一場聚合多方力量的土瑤脫貧攻堅大戰在該區全面打響。

  平桂區紮實推進教育扶貧,投入841萬元用於修繕村級校舍和完善師資力量,解決土瑤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據文華學校校長邱宗欣介紹,土瑤班的學生除享受廣西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外,還可以連續3年享受平桂區政府提供的膳食補助、交通補助。同時,學校為土瑤學生配備生活老師,並在週一和週末,由專人專車接送學生上學和回家。

  為不讓一個土瑤孩子掉隊,文華學校還將優秀瑤族傳統文化引進校園,以民族文化活動為主線,教孩子們唱瑤歌、畫瑤畫、繡瑤繡、跳瑤舞,並嘗試編撰“瑤語”教材,創新實現“雙語”辦學,讓瑤族文化代代相傳。

  “這一年來,我們走遍平桂區6個土瑤深度貧困村,探訪數百個學生家庭,我們希望走進他們的內心,用各種方法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文華學校政教副主任蘇達強説。

  (穆德爽 姜晚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