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廣西要聞

玉林興業縣加強扶貧搬遷後續扶持 鞏固脫貧成果

2019-11-15 18:12:23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駱秋妤 |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記者 唐志強 通訊員 何少鳳 李文勇):扶貧先扶智,玉林興業縣加強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在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老鄉家園定期開展以生活習慣、文明新風、政策法規、文明行為等為內容的教育培訓,從根本上改變搬遷群眾過去生活中的不文明行為,消除群眾“等、靠、要”思想。

  家住老鄉家園2棟的搬遷戶邱春琴,今年45歲,是小平山鎮旺裏村人。搬到老鄉家園前,邱春琴一家6人住在一間不足50平方米的瓦房裏。丈夫梁健曾跟別人一起養過苗雞,無奈技術欠佳虧了本,長期以來,僅靠梁健偶爾打散工和在家務農掙點錢,家裏的日子過得拮據艱苦。

  2017年12月,興業縣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帶來了好消息,邱春琴一家得到了老鄉家園一套105平方米的安置房。和大部分搬遷群眾一樣,一無技術、二無文憑的邱春琴,面臨著搬遷後如何穩得住、能發展的難題。

  為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就業難題,興業縣以“搬得出、留得住、能發展”為目標,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並進,加強對全縣5617名搬遷群眾精準幫扶,力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已經取得實效。

  通過政府的精準幫扶,邱春琴參加了興業縣勞務服務培訓中心開展的技能培訓,現就業于老鄉家園旁的一家服飾廠,月收入約2000元;梁健通過就業服務中心就業平臺的推薦,在老鄉家園和縣城周邊找到了室內裝修的活,月均收入約3000元;4個小孩分別在興業高中和老鄉家園旁邊配套的城西小學和幼兒園就讀,一家人從農民變成了市民,其樂融融。

  除了設立了勞務服務培訓中心,興業縣同時在老鄉家園,配套學校開發衛工、保安、水電管理員等公益性崗位100多個,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搬遷群眾落實就業,實現“家門口就業”;並依託全縣“5+2”特色産業,引導合作社、種養大戶等吸收貧困戶務工就業,帶動增收。同時,興業縣整合安置區周邊20多家企業就業資源,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600多個,推薦搬遷戶就近就業;大力建設扶貧車間,對吸納易地扶貧搬遷貧困勞動力就業人數超過員工總數的60%以上的扶貧車間給予減免場地租金5年的優惠政策,安置貧困戶就業280多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